为此,瞿白音一度与《红日》的原著作者吴强之间争得脸红耳赤,但事实证明,一部电影的确容纳不了太多的情感线索,而电影里把杨军与阿菊的情感线索作为唯一保留下来的情感链条,也颇为符合整个电影逼近一线战争情境的立意与定位。
杨军本来是吴强着意塑造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代表战壕真实的一个典型性形象,但连他自己也说,这个形象,实际上,在塑造出来之后,便失控了。
《红日》是吴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看出,他对人物操控上,并没有做到游刃有余。
在吴强的最初打算中,是把杨军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进行重点描写的,但是在他的写作的时候,过早地将杨军设置成受伤,来到了后方医院,吴强意图通过这个设计,能够牵连起战争前沿与后方之间的联系。但是杨军在小说的一半篇幅中被支走,直到他康复之后,才重新回到部队,但这时小说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描写内容了。
吴强按照他预先的设定,安排杨军在最后一场战役,也就是攻克孟良崮的决战中,大显神威,小说里正是这样,最后是杨军将红旗插上了孟良崮之巅。
这样,杨军的美丽妻子寻夫的情感线索穿插在小说及影片中,便能够代表着涌动在战壕中的情感主体,也颇符合小说“拿小处说说”的总体基调。
电影里,对杨军的情感线索进行了贯穿全片的重新梳理,突出了杨军妻子阿菊的重要性。
在原小说里,杨军的老家是在浙西天目山,但在电影里,为了有头有尾,将杨军的家,改成了小说开始时的故事发生地江苏涟水,在这里,杨军与妻子阿菊告别,之后,电影里交待,阿菊追随着队伍的北上路线,一路从江苏追到山东,找到了自己的夫婿,并且成功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担当了战地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