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
谈冬奥体育图标:
想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艺术形式
封面新闻:您是冬奥体育图标设计团队负责人,冬奥会体育图标的最终方案是如何确定的?是否也考虑了“文字”这一因素?
林存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套特别成功的体育图标是“篆书之美”,当时也是用文字做的体育图标。我们想体现文化的传承性,把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体育图标做一个成套的概念,把之前的体育图标思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到冬奥会,我们觉得用文字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是用的金文篆书,它有很优美的曲线结构,但那个形态和冰雪运动之间有一点冲突,因为冰雪运动速度很快,很有力量,所以我们就回溯更早的文字的符号特征,找到了甲骨文和古代的刻绘符号,然后我们去分析甲骨文和刻绘符号,它的线条夹角的结构,它的比例关系,把文字的结构特征找到以后,用运动的状态和文字的结构特征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抽象图形。这是冬奥会体育图标的创作思路。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阶段,就是和体育专家配合,一个一个动作来抠图形,要精准表达这项运动,对这个运动必须特别了解,选取的运动形态必须是运动的典型代表形态,又要很优美,所以我们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专家、奥运冠军都会非常密切地配合,让他们看图形是不是准确,是不是能够表达最好的体育状态。我们在画不出来的时候,冠军们就会给我们现场摆姿势,我们会看现场姿势和图标之间有什么差异,再去调整。
封面新闻:本次冬奥会篆刻图标“动”了起来,把图标设计成动态出于什么考虑?动态图标设计难点在哪里?
林存真:其实动态不是从体育图标产生的思路,我们之前做核心图形的时候就做的是动态的,那也是奥运史上第一个动态的图形。
动态实际上是我们现当代人阅读习惯的要求,我们也要应对大家阅读习惯的改变,从原来的静态调整成现在的动态。在做完体育图标的静态形式之后,我们就马上进入到动态图形的设计过程中,请了中央美院的团队来一起来完成动态的关系。我们做了两种形式,一种把篆刻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图形出现时,它实际上是跟篆刻的刻刀下去的状态是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把比较流行的节奏和比较时尚的音乐元素放在里面,在体育图标单个动态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和音乐节奏在一起的。
我们的初衷是,大家一提篆刻就是一个很古老的事情,年轻人看篆刻很多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在博物馆里的、很古老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在想用更时尚的一种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去关注我们优秀的艺术形式。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经过反复修改。受访者供图
谈冬奥形象景观设计:
“双奥之城” 概念体现在筹办过程的方方面面
封面新闻:您参与了2008年奥运会的设计工作,本次冬奥会和奥运会在创作理念等方面有什么传承和不同?“双奥之城”概念在本次冬奥会的设计中是否有所体现?
林存真:“双奥之城”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理念,因为这是北京特有的特质——世界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冬奥会又举办过夏奥会的城市。
冬奥会火炬有“双奥之城”的概念,在火炬上我们可以看到从祥云到雪花的渐变纹样,祥云是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图形形态,雪花是这届冬奥会的一个特质;冬奥会奖牌运用了玉璧的理念,这个理念也和2008年奥运会奖牌的金镶玉理念相合;冬奥会体育图标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也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一个形式,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个“京”字,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个“冬”字;我们的色彩系统里有一个颜色叫长城灰,这个颜色就是从2008年的色彩系统里摘取出来,继承下来的颜色。另外,本次冬奥会场馆有很多是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我们把它们再次应用。所以在整个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双奥之城”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在方方面面的设计中都会体现出来。
关于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形象景观上的差异,2008年我们第一次办可能经验不是特别足,当时一项一项做的,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但这次从设计会徽我就在思考,怎么把形象景观体系化,用怎样的文化理念贯穿这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每一项核心元素可能担任的任务不一样,比如“冰墩墩”体现科技,体现未来梦想;“雪绒绒”可能更多表达文化性,表达人的概念;体育图标是文字传承,它会有古老的文化和时尚的结合等等,每一个元素在这个体系里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最后形成整体关系的时候,你会发现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理念贯穿所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封面新闻:本届冬奥会已经公布了火炬、会徽、制服、吉祥物等,这些元素在整体设计上出于什么考虑?目前形象景观测试进行得怎样了?
林存真:我们在奖牌发布完成之后,重要的核心元素都已经发布了,意味着我们在核心元素和冬奥景观创作部分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应用部分,这些元素怎么应用到场馆里?这些景观怎么能有更好的保护运动员的特征?在冬奥会举办完之后,大家回看这些影像记录的时候,能一眼就能看到这是北京冬奥会,而不是其他赛会,这也是形象景观重要的一个识别作用。
我们现在全力在做场馆景观,和电视转播公司通力配合,因为疫情影响,有很多观众会在电视前观看冬奥会,我们就把很多重点转移到怎么拍摄能更好,从镜头里如何能看得更美,更能体现2022冬奥会还有国际奥委会的品牌特征,目前大部分工作都围绕这方面在进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