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龙脊好处,开龙脊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07 13:31:41

第十一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面向全国范围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征集了2021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以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从而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示范经验。
“中农富通”陆续发布2021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请持续关注。今日为大家推荐案例:种田就是种风景 种稻就是种人民币――桂林市龙胜县大寨村集体经济发展“龙脊模式”的调查。

广西桂林市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地处举世闻名、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核心区金坑片区。从2003年以来,大寨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独一无二的世界级人文景观梯田作为股份,积极参与龙脊梯田景区旅游的持续深度开发,较好地实现了农业与旅游和谐开发、集体与个人同步富裕、当前与今后持续发展,推动梯田资源变资产、景区村民变*,打造出了独特的集体经济发展“龙脊模式”。

基本情况

大寨村位于龙胜县东部的龙胜梯田片区中,距龙胜县城36公里,距镇政府23公里。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286户,1232人,98%以上人口为瑶族;全村有旱地面积425亩,水田面积757亩。

龙胜县的龙脊梯田分为金坑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2018年4月19日,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式授牌。大寨村委就有14个村民小组共273户1127人居住在龙脊梯田核心区金坑瑶族梯田观景区内。

开龙脊好处,开龙脊的正确步骤是什么(1)

大寨村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开垦水田,日积月累,形成了气势恢弘的梯田群。从前的大寨村因为曾产金矿,又被称作“金坑”。虽有金矿,但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寨村的瑶胞生产生活极为艰辛,全村仅有一条泥巴小道穿过层层山岭通往山外。村民只能通过马拉人扛、肩挑背驮,从20多公里远的山外运回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过去外出打工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700元。本地流传的一句民谣“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大寨村人生活贫困的状况。

2003年9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寨村支部、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采取梯田景观入股、村集体按照门票收入及缆车票收入一定比例提成的方式,合作开发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的自然和谐风景为依托的红瑶梯田景观旅游。15年来,大寨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随着梯田景区的开发稳步增长,实现了景区旅游、集体收入、村民分红、人均收入四个连年增长:一是吸引游客连年增。大寨村所在的金坑梯田景区接待游客从2003年的0.6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78万人次,预计2019年将超过80万人次;二是集体收入连年增。村集体获得的提成收入年年看涨,从2003年的2.5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673万元,增长了近270倍之多,近年来每年都以比上年增收百万元左右的速度递增;三是村民分红连年增。农民群众的集体经济分红连年增长,2018年村民分红最少的一户也分到2747元,分红最多的大寨村大寨二组65岁的老人潘应芳家达到了56000元;四是村民收入连年增。2003年前全村人均收入不到700元,到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万元,2018年实现了人均12000元。全村270多户有70%的村民办有民宿、酒店、旅馆、农家乐等,最高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每年吸引游客就地消费6亿多元。

随着梯田保护与开发,景区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寨村集体富了起来,修路、路灯、文化室等公共设施逐步建了起来,晒衣节等各种节庆活动也举办起来了。除了核心区12个村小组享受集体经济最大分红外,另外4个村小组虽然不在核心景区,也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维护景区秩序等方式,增加了村组集体与村民的收入。

集体收入及配股分红的主要做法

(一)村民共同维护,有可持续收入来源

大寨村周边近千亩的庞大梯田群落,过去是一种贫穷的象征。过去开发梯田,是因为生活所逼,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开山成梯造田。处在景区核心区的大寨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293户人家,纳入旅游开发的仅有886亩梯田,全村人均只有0.6亩。由于长期的低温及少日照,加上冷泉水的灌溉,每年都只能种一季水稻,从每年的6月初(芒种时)开始插秧,到10月初才收获,水稻生长期长达150-160天,而普通的水稻种植只要115-120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如今这环村四周的高山梯田,在大寨村人的共同爱护、维护和保护下,已经成为一笔财源滚滚的财富。

一是护生态。大寨村人认为,保护好梯田才有旅游业,才有收入,早在2004年成立了梯田维护管理小组,争取了上级支持的3万株苗木在梯田周边以前开金矿砍树的地方造林2000多亩,成为了绿绿葱葱的水源林。他们倡导“种田就是种风景,种稻就是种人民币”的理念,在制订的村规民约中,对稻田的收割时间进行了统一规定。

二是护景观。过去,每年的国庆节黄金周,就是观赏梯田的黄金时间,过了国庆黄金周就收割水稻了。但是,随着龙脊梯田的知名越来越响,进村的游客越来越来,国庆黄金周不得不作出每天最大限客2.8万人的决定,结果很多外地游客反映国庆节时间太短,满足不了需要。从2017年开始,村里和景区管委会提出再创一个黄金周的提议,要求国庆节后延长多两周时间再收割水稻。此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今年从10月8日一直到20日都仍客满为患。

三是护开发。2003年刚开发梯田景区时,门票每张定价30元,而村里每年拿到的收入固定为2.5万元。2008年修通进村柏油路后,游客慢慢多起来了,从2009年开始改为每年从门票提取7%的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自此,村集体收益一年多过一年连续翻倍增长,从2009年14.7万元开始,2010年15.6万元,2011年增加到28万元,2012年达56万元……到了2012年,为吸引更多游客,景区决定开辟大寨停车场至金佛顶的索道上马缆车项目。经过村两委干部的耐心引导做思想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每年进村的游客激增,村集体从中增加了缆车收入的4%提成作为集体经济收入。

(二)科学设置股份,让村民都有存在感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多,如何配股分红,才显得合理又科学,取得全体村民的支持,是一个难题。如果只按照梯田面积来分又不准确,过去的梯田面积都是大概估算的面积不准确,不管多宽多长的梯田,每收五担谷就算1亩,而且分田到户后各家各户的人员变化很大了,很多人将享受不到分红;如果仅按照人口分红又显得不合理,梯田景观是要靠每年的水稻种植才形成的,没有了梯田就没有景观更没有收入,按人口分不利于调动种田的积极性;如果按照农户数来分又太机械且不公平,毕竟有的家庭人口多,有的家庭人口少。

经过村两委干部再三讨论,反复征求意见,从2009年开始,决定以梯田面积数为主,兼顾农户数和人口数以及村集体提留几方面考虑制订分红方案:在所得的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0%按面积分给种田农户,20%按农户户数分配,20%按户口人头分配,另外的10%留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及其他用;到了2012年,随着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越来越多,经过讨论又将上述分配比例调整为70%、12%、12%和6%。梯田的维护管理分红谁种谁有,按当年核实的实际种植面积计算。2018年,大寨村纳入景区的886亩梯田亩均获得分红5600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在大寨村,村民都笑称“种田就是种风景,种稻就是种人民币”。

不管是调整前还是调整后股份设置分红方案,都能兼顾了全村方方面面人员的利益。有梯田种植的农户要种植水稻及维护梯田景观多拿一些,没有种田的农户也同样享有合理的收益,每个村民都是股民都可以享受到分红。2018年,该村按照户口本登记,共有273户、1127人获取分红,实现了村民变*,全村皆大欢喜,充分调动了村民人人维护梯田参与景区发展的积极性。

开龙脊好处,开龙脊的正确步骤是什么(2)

(三)平衡各方利益,有合理的分配机制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了一点,每年的村集体经济分红中,专门设置了5%的份额(2012年调整为3%),用于补偿当年景区开发时修路占用的稻田农户,而且是年年设、年年有补偿分红。按照大寨村集体经济的这一分配方案,2018年仅这一笔分红补偿就占了20.19万元。

当年景区刚开发时,沿线的羊肠小道全部要扩建成为能通汽车的公路,共计需要占用到32户的80多亩田地。在上级政府的同意下,在村干部的组织协商下,当时由村集体从所得的景区收入提成中筹集了12.8万元,对这些田地统一进行了征用。如果没有当初村民支持同意征用田地修路,不可能有现在梯田景区每年几百万游客和几千万元的收入。虽然当年已经一次性对修路占用田地每亩给了1500元的补偿,但随着游客的越来越多,景区收入也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水涨船高。景区内的梯田每年每亩都有几千元的高额分红,如果不考虑这部分让田让地出来修路的农民心里感受,很容易造成新的矛盾,甚至可能会有人因此提出收回原来修路的田地阻止通车。大寨村的集体经济分红方案中,很好地照顾到了这部分失地农户的持续收益问题,平衡了各方关系,全村群众心平气顺,齐心支持村集体的各项工作。

(四)发展公益事业,让集体更有话语权

大寨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看涨,但村两委并没有将这些钱一分了之,而是在每年的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钱用于村集体用经费,大力发展各种公益事业。2012年前提取比例为村集体总收入的5%,之后提取比例调为3%。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以来一直坚持执行了十年的“鼓励教育奖”。

根据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从2008年开始,大寨村从集体经济收入提留中设立“鼓励教育奖”, 奖金根据收入情况逐年提高。到2018年,该奖项的资金为:在村小学就读的学生,每年学习成绩获1个A等成绩就奖励50元,多获多奖;而本村小学老师所教学生每获得1个A等成绩就获奖20元,同样是多奖多得;在本村小学就读过的学生如果考上一本大学一次性奖励5000元,考上二本大学则一次性奖励3000元。在奖励的引导与老师家长的激励下,从2008年以来,大寨村已经考出了16个从梯田走出去的大学生。

除此之外,村两委利用提留的集体经济收入办起了各种公益事业和活动,如修路、安装路灯、安装自来水等,并从2006年开始筹办“六月六”红瑶特有的晒衣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既增加了门票收入,更增加了村民的民宿和餐馆业收入。

(五)创新发展思路,让企业村民双增收

大寨村与旅游公司从2003年合作开发梯田旅游,当年接待游客6000多人,到2018年接待游客78万人,比开发之初增长了120多倍。不仅旅游公司赚得满盘满钵,而且带动了村民就地创业致富。通过扶持引导,许多大寨村的村民通过搭景区旅游的顺风车,纷纷在自家或路边,开办起民宿或农家乐接待游客脱贫致富。据初步统计,到2019年上半年大寨村约有70%以上的村民开办有各种民宿、酒店、农家乐180多家。经营得比较好的民宿、酒店有全景楼、观景楼、美景楼等几家,年营业收入都超过100万元以上。其他有一定规模的民宿如大寨客栈、金坑旅馆、稻香阁、金顶阁、寨花楼、观光酒店、田心山庄等,年营业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大寨村的村民通过提供餐饮、住宿、歌舞表演、销售旅游商品等旅游接待服务实现创收,初步测算仅2018年景区在大寨村的各种旅游消费达6亿多元。

梯田旅游的热度持续提升的背后,是村民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大寨村人在梯田旅游开发前,一般在重阳节九月九收割完水稻后90%的劳动力都要外出打工,否则就没钱过上一个好春节;梯田旅游开发后,大寨人都回村里工作了,最初是从帮游客挑背行李、带路当土导游;到了后来,景区开通索道后游客激增,大寨村人再基本不再用帮背帮挑行李了,大多数都在自己开办起民宿当起小老板来,旺季的时候每家民宿酒店还得到邻村雇请3、4个人来帮忙才忙得开。而景区陆续引进的索道公司、景区专线运输公司、电瓶车观光专线、保洁公司等企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吸收了大量村民就业,仅景区旅游公司就吸收大寨村协管员12人。

2018年开始,为了延长梯田水稻成熟的景观期,满足更多的游客要求,大寨村人将本应国庆节后就收割的水稻延后两周再收割,仅十来天时间就增加游客6万人,村民的年底提成不仅因此大大增加,每亩梯田还另外获取得了旅游公司给予400-500元的延期收割补偿费,实现了企业经营与村民增收的双赢。

(六)带动周边村寨,让更多村寨富起来

按照龙脊景区旅游公司与大寨村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和《龙脊梯田耕种协议书》,每年提取门票收入的10%作为景区内梯田维护费分红给大寨村民,并给予每亩梯田500元或1000元的耕种补贴。在这10%的提成分红中,既包括了大寨村景区内12个村民小组、以及平安村、龙脊村景区内的村民小组共同享有的7%门票收入,也包含了景区外大寨村4个村民小组及沿路12个村委共享的3%门票收入。

为加快推进当地脱贫攻坚,带动周边村寨共同脱贫致富,经过多方协商,景区旅游公司从2018年开始每年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定资金,分别给予龙脊镇不参加景区门票提成分红的其他12个村委各2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并要求各村委共同做好景区维护管理等工作。

而龙脊镇各个民族村寨以大寨村为标榜,根据各自特色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打造出了一个大范围的“村寨联盟”扶旅游贫模式,涌现出党员签约贫困户,共同养殖销售凤鸡、翠鸭,种植百香果、罗汉果,开设农家旅馆等旅游产品的“能人带动”模式,带动了大批群众共享旅游扶贫发展带来的“大蛋糕”。以大寨村景区为辐射,景区从多角度为周边村集体和村民创设了多渠道的就业机会。通过发动当地群众开展导游、背包、抬轿、景区保洁、景区秩序管理等旅游服务;鼓励群众销售罗汉果、百香果、茶叶、民族工艺刺绣等土特产商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为旅游饭店提供蔬菜、土鸡、鱼等食品供给等。

开龙脊好处,开龙脊的正确步骤是什么(3)

几点体会与启示

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紧紧依托梯田这天下一绝、千古遗产资源,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龙脊梯田景观旅游业,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从2003年以来短短十七年间,集体年收入增长上百倍,村民年分红从0到数万元,成为有名的集体经济发展“龙脊模式”。通过调查,我们一致认为,大寨村集体经济发展“龙脊模式”至少有四点经验值得肯定:

(一)坚持村集体与村民个人同步致富,是“龙脊模式”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大寨村在景区开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人人参与景观打造,共同维护景观,同步发展民宿、餐饮、小商品销售等家庭式服务业,让村民共同分享开放开发成果,实现集体与个人共同富裕,大大丰富与拓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

(二)坚持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同步,是实现集体经济项目可持续增收的重要措施。在大寨村耕种耕田,统一耕作,统一插秧,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年终按面积分红,既是对传统农业产业的提升发展,充分调动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又是“种风景”,更是“种人民币”。只有象大寨村这样,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坚守农村性农、农民务农的初心,把产业发展与景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集体经济收入才会源源不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

(三)坚持资源为主兼顾各方的集体收入分配机制,是凝聚民心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核心要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没有钱分是前提,但分得合不合理却事关这种模式能不能坚持下去的长远大计。大寨村早在景区开发之初就制订村规民约,后来又出台股份分红方案并进行了一次调整,统筹考虑了有田与无田、人多与人少、修路被不被占田、景区内与景区外等各种因素,经过反复讨论才形成目前集体收入分配方案,实现了每块梯田都是资产、个个村民都是*,得到了全村群众的支持。

(四)坚持村两委的引领带头作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力保障。大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散布在梯田景区内外的6个村寨,梯田也早已经分到各家各户,如果没有村支部、村委会那样坚强有力的组织来协商统筹,很容易让村民见利忘义,各搞各的,造成你争我抢一盘散沙的被动局面。这一点,在很多景区很容易看到。但大寨村两委班子非常团结,有事大家商量,有好处积极为村民争取,该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从最初几年的2.5万元,提升到提取7%景区门票收入并不得低于15万元,到后来新增索道缆车收入的4%,再到国庆节后延期收割的每亩500元补偿,每一步都为集体打算,为村民谋利益,并且还用提留的收入开设了“鼓励教育奖”,办起了各种公益事业……这些,没有坚强有力的村两委来领导抓落实,单靠分散的村民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杨明飞 梁家炬 刘助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