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水域面积共33.6万平方米,这样的一池碧水荡漾在北京城中,竟让严肃的北京城都生出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温婉。春柳绕堤,夏荷连碧,秋枫红彻,冬雪满地。如此独特之美景,也难怪《帝京景物略》中盛赞其为“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呢。
沧海桑田——由“三海大河”到什刹海什刹海位于北京中轴线的西北部,其主体水域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各部分之间有水道相通,同时又有桥进行区隔,前海与后海间以银锭桥隔,后海与西海间以德胜桥隔。除这三大部分外,什刹海周围许多园林建筑中的湖泊也属于什刹海的一部分。什刹海与北海、中南海为同一水系,历史上是一片大型湖泊,可供船舶来往停靠使用。由于气候变化、地形影响、水系调整、水利修建等原因,什刹海逐渐成为我们今日看到的模样。
什刹海老照片
古时候,永定河与高梁河合用一段河道。两汉至隋唐时期,永定河河道向南迁移。遗留下的古河道部分被新的冲洪积物填埋,没被填埋的古河道则由于与永定河共用河道的高梁河下游壅塞,水积成湖,方才形成北海、中南海与什刹海等湖泊。由于这一古河道横贯北京城内最主要的三大海子,所以又被称为“三海大河”。“三海大河”自形成后就一直处于荒郊野岭、无人问津的状态,这样的情况直到辽金时期才得以改变。
辽会同元年(938年),辽太宗在今北京所在地建行都,当时“三海大河”处于城邑东北郊外,《辽史》中记载其为“瑶屿”。金贞元元年(1153),其首都由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迁都北平,并改燕京之名为圣都,不久后又将圣都改为中都。中都建成后,统治阶层疏浚了高梁河河道,于是“三海大河”就由原来的一片宽阔大湖变成了一条狭长湖泊。湖泊面积的缩小使得统治阶层对这片区域的开发改造变得容易,他们在湖中种植莲花、豢养鱼鸟,使得这片区域由空荡荡的湖泊变成了山青水明、秀美无边的风景绝佳之所。因为当时的湖泊中长满了白莲,所以“三海大河”又被称为白莲潭。正因如此,金代统治者便在白莲潭边修建了大宁宫(亦称太宁宫、万宁宫),以供避暑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