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人骑一匹白马,奔向大理国,但是路途遥远,骑马的话,估计也需要半个月才能到。第一天,他们路过一处小村落,就远远下马,走近前去。主要还是梵音,他担心被人看到出家人和一个姑娘共骑白马,影响不太好,落人口舌。于是暮雪也下马,牵着马儿陪着梵音一起慢慢走。她觉得腹中饥饿,咕噜噜叫。问梵音,“嘿,你不感觉饿吗?”梵音说,“有一点,但是可以忍耐。贫僧一直行脚,有时候两三天不吃饭也吃经常。” “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贫僧,贫僧的呀?要不你把斗笠戴上,然后你我兄妹相称,岂不是更加方便?”梵音沉吟了一下,“。。。也好,敢问姑娘尊姓大名?”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本姑娘姓林,叫暮雪”。“暮雪姑娘。。。很好听的名字,很有意境。想来您父母是读过书的,方能给姑娘取这样好听的名字吧”。“别提我父母。。那我以后叫你梵音哥哥?你俗家姓啥叫啥?” “贫僧俗家姓萧,名远山”。“这也很好听啊,萧远山。。。林暮雪。。。怎么感觉跟我的刚好配套似得?那我叫你远山哥哥吧” “暮雪妹妹。。。”。梵音合掌轻轻唤到。这一声,不知道为何,又让暮雪心里一跳,“他声音着实好听”,她心里想。两人开开心心的向村落走去。
这是一座很小的村落,估计没有客栈酒肆一类,多半只能是借宿了。他们选择了一家看起来不是很穷苦也不是很富裕的人家,敲开门。开门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说明来意,他们运气很好,这位男主人姓张,看起来很慈善,愿意给他们一个房间借宿。暮雪似乎很有钱,说好了临走的时候会给这位张老爹一些金钱作为补偿。由于梵音法师是出家人,只能是素菜素饭充饥。暮雪本想要点酒肉吃吃,但是出于对新认的哥哥尊敬,就没有耍小姐脾气。忍耐着吃完。
此时,梵音开始找了一个角落,坐在椅子上,行跏趺坐,默不出声。暮雪觉得无聊,挑起了话题“远山哥,你为啥出家啊?”梵音法师睁开眼,娓娓道来“贫僧出身贫苦,在我七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她深信佛法,临终时嘱咐我长大以后要出家。后来我父亲在我十二岁的时候,也出了意外去世,我内心痛苦无依无靠,也觉得世间太多苦痛,就去了附近的一座寺院,请求老和尚让我出家”。暮雪怪罪到,“怎么还自称贫僧嘛?应该自称哥哥才是!”然后又说, “唉。。。没想到哥哥和我同病相怜。我小时候母亲在我9岁去世的,是父亲把我带大,并教我武术,怕我被人家欺负。” “那妹妹你为何只身去大理国呢?”“我父亲去年遇到一个女的,被那女的迷惑,娶她为妻,就不疼我了。。。哼,我一生气就跑出来了”,然后大声说道 “我要闯荡江湖,除暴安良!” 暮雪说的壮怀激烈的。梵音法师轻轻“哦”了一声,看她一脸稚气,又很认真的样子,心里有点想笑,脸上总归是忍住。他出来做行脚僧,也已经五六个年头了,经历的沧桑,比这个小姑娘可是多了去了。显然她还活在自己的理想中。
“那你到了大理国,想做什么呢?”“这个。。。我没想好,到了再说吧。那哥哥,你去大理国干啥?”“我是行脚僧,走到哪算哪。上一次,我很喜欢雪山,去玉龙雪山本是观赏,没想到低估了雪山的威力,恰逢暴风雪,差点葬身雪海。幸得妹妹相救。接着,我想去大理国,那儿有个五华楼,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56年)。南诏第十代国王,他重修了崇圣寺,建造千寻塔,推崇佛教。五华楼就是当时的国宾馆,为了接待各部落酋长。史*载,五华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是南诏王宴请西南夷十六国君长及其他国宾的地方,我想去朝拜一番。” 暮雪听的十分入神,“那我更要陪哥哥同去参观一番了~”
“对了,哥哥,你法号为何叫梵音?”“因为我很喜爱梵呗,师父见我唱的不错,就赐我法号梵音”。“那啥子叫梵呗?”“梵呗,是用以歌来咏唱赞叹三宝的声调,相传始于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尝游鱼山,闻空中有一种梵响,清扬哀婉,独听良久,深有体会,乃摹其音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那哥哥能否给我唱一段听听?” 于是,梵音法师开始短短的唱了一段梵呗,他那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加上梵音那种独特不可言说的魅力,袅袅升腾盘旋于房间内,乃至升腾于屋顶,直抵云霄外,悠远而寂静,虽然听不懂,暮雪却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哇,真的很好听哎。。。”,暮雪不禁呆呆的望着远山哥哥,不知道身处何时何地,只觉得这位哥哥越看越英俊,尤其是声音特别打动人心。。“暮雪妹妹?”,梵音法师让她看的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唤了暮雪一声。暮雪回过神,脸突然觉得发烫的厉害,心里小鹿乱撞。“哎,我这是怎么了?我脸怎么这么热?”她赶紧钻进被窝,用被子几乎把头蒙上。又急又气的说,“怎么,你还不睡觉吗?” 梵音法师说“我可以打坐休息,这叫做“夜不倒单”。“什么捣蛋不捣蛋,赶紧睡觉”。暮雪不知道为啥,气哼哼的,翻了个身,面朝墙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