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电影1讲解,完整介绍解放战争的电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08 15:11:30

概述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而进行的战争 。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大规模作战结束,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是指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相连接的历史阶段,从1945年9月开始,到1949年9月结束。

学者认为,此后,虽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解放战争并没有结束,直到1950年6月解放海南岛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基本结束,才是解放战争的彻底结束。

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电影1讲解,完整介绍解放战争的电影(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抗战胜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的十四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8月上旬,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猛烈攻击日本关东军。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久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重建家园。但以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人民意志,坚持独裁、内战、卖国方针,企图在全国范围内重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蒋介石为了制造和平假象,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于8月14日、20日、23日向延安方面连发三封电报,邀请*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企图在谈判的掩护下全力进行内战准备的策略。同时调兵遣将,控制战略要点和主要交通线,准备发动全面内战。美国政府对于蒋介石的战争政策,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给予全面支持。

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认为中国的前途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趋向:一种是国共两党通过谈判实行合作以建设新中国,这是全国人民所强烈期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竭尽全力去争取的;另一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对此,必须预筹对策,做好准备。

根据这一分析,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宣言》,指明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决定派*、*、王若飞三人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8月26日,中共中央又向全党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进一步阐明了通过谈判实现国内和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国民党“在内外压力下,可能在谈判后,有条件地承认我党地位,我党亦有条件地承认国民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战争电影1讲解,完整介绍解放战争的电影(2)

重庆谈判前后图像

国共和平谈判于8月29日至10月10日举行。在谈判过程中,尽管中共顾全大局,在许多问题上作了让步,但是蒋介石在涉及国家政权的重大问题上则借口统一军令、政令寸步不让。经过四十三天复杂而艰苦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又签署并公布了《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据此分别发布了停战令。接着,由国共双方代表和出面调停国共冲突的美国政府代表组成“三人小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监督停战令的实施。

由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也在1月10日召开,并于1月31日一致通过包括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等协议在内的《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上述一系列协议的达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方针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广大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全面彻底实现这些协议而继续努力。但对于国民党集团的内战阴谋也没有放松警惕。随着国民党集团内战部署的日益加剧,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舆论上作了大量的揭露,动员广大人民起来制止内战;一方面领导解放区军民加强了自卫作战的各项准备。

解放战争电影1讲解,完整介绍解放战争的电影(3)

关内解放区部队一部进军东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日军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华北及长江以北地区建立了晋绥(绥,即绥远省,今内蒙古中部)、晋察冀(察,即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及东北部分地区也建立了许多块游击根据地,部队分布在十多个省区的广阔战场上。日本投降后,有些省区的部队在国民党准备发动内战的情况下,面临着被各个击破的危险。根据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决定加速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此,调整了战略布局,将原来坚持在长江以南和皖中、豫西地区的部队,转移到华中、华北老解放区,并从各老解放区抽调11万人的部队和2万名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东北根据地。

以编组能在战略上实施机动作战的*军为中心,整编了各大解放区的部队,至1946年6月,组成了晋绥、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华中等*军和东北民主联军(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全军共计编成27个纵队和相当于纵队的师以及6个*旅另14个炮兵团共61万人的*军。同时,除保留了原来的晋绥、晋察冀、山东等大军区外,新成立了晋冀鲁豫、中原、华中等军区,使地方军(含后方机关和学校)发展到66万余人。此外,解放区的民兵也发展到约220万人。这种以*军为骨**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为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从组织上打下了基础。

战争历程

战争序幕拉开(1945年8月-1946年6月)

解放战争电影1讲解,完整介绍解放战争的电影(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