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提出了一种排解现代性焦虑的方法,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现代性焦虑。这包括对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急剧发展的担忧,以及对新型人类物种自由发展的担忧。在电影中呈现的未来社会中,人们需要养成随时随地检测基因的习惯,比如上班前检测基因、婚前检测基因、犯罪现场检测基因等等。
唾液、血液、毛发,甚至纸杯上的印记,都成为了表明每个人身份、性格和体质特征的关键证据。虽然基因检测加速了人们对他人的了解,但也忽视了对他人隐私的保护。
此外,电影中展示的基因歧视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宗教歧视等,但歧视的程度却变得更加严重。拥有“合格”基因几乎成了取得成功、拥有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瑕疵人”只能从事城市里最低级的清洁工作。
通过基因标志取得的成功是“瑕疵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显然,这些未来社会的问题对我们现代文明构成了新的威胁,人类似乎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现代性焦虑旋涡中。
电影多次展现了文生与弟弟安东在海里游泳的场景,而在电影的结尾,文生深情地示意自己,或许升空才是真正的回家之路。这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电影对原始生命力的强烈呼唤。尽管这种呼唤并未直接解决人类的现代性焦虑,但它以柔和的方式反映了电影对现代性内涵的深刻思考。
<<·——结语——·>>
1997年10月,索尼公司在电影《千钧一发》公映前举行了一次特别的试映,面向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学家学会。电影结尾展示了爱因斯坦、林肯和著名女运动员杰西·乔伊娜·柯西的照片,并附有以下字幕:如果早在他们出生之前进行了基因工程和基因实验,那么这些名人都可能不会诞生——因为他们分别面临阅读障碍、马凡氏症候群和哮喘等问题。
最后的总结字幕提醒观众:“当然,另一个绝不会诞生的人,那就是你。”这短短的字幕传达了电影《千钧一发》的主题,有评论认为,与其说它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它更适合被定义为一部励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