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国庆节了。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一段恢弘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电影记录、见证了伟大祖国从建立到走向强大的历程。
而提到关于建国的电影,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开国大典》和《大决战》三部曲系列。
其中《开国大典》前不久用现代技术进行了4K修复,据称下一步会进行重映,但是目前档期还没有确定。
这2个电影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2部电影的拍摄过程,2部电影的联系和差异。同时也是重温一下经典,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再看看这2个电影,静下心来,好好回味一下那段历史。
1、《开国大典》和《大决战》拍摄背景有很大不同
《开国大典》是1989年建国40周年的国庆献礼片,当年9月公映。
而电影《大决战》系列三部曲分别于1990-1992年上映,每年上映一部,分上下集。
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其实《大决战》系列电影的策划要早于《开国大典》。甚至《大决战》电影的某些镜头可能还在《开国大典》之前就开始拍摄了
根据相关资料,《开国大典》的剧本大概是1987年左右开始创作,1988年剧本经宣传部和电影局审核通过,然后进行拍摄;而《大决战》的剧本在1986年甚至更早就开始立项了,然后在1988年左右也已经进行了相关拍摄。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说一下《开国大典》和《大决战》拍摄的级别完全不一样。《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了庆祝建国40年拍摄的献礼片;但《大决战》的拍摄由中央军委直接拍板,直接指挥。所以呢,《开国大典》更像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完成上级交办的一个政治任务,为了40周年大庆拍摄一个主旋律电影。
而《大决战》本身是从记录一段历史的高度来拍摄,所以在说到电影《大决战》系列三部曲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个事情,这不单单是电影,而是应该上升到历史的高度。
《大决战》三部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历史,古代人写史,只能用文字,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式;现代人写史,已经有了影像手段,而且影像比起文字更加直观,有更强的优势,所以现在历史的记录,不要局限在文字记录方面,实际上未来关于历史的记录,影像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拍摄大决战系列电影,是我们国家用以还原、记录历史,留待后人的皇皇巨著;同时也是当时还健在的一批老帅和老将们为共和国的成立写下的诗篇,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这是2个电影非常大的区别。
2、《大决战》电影受到了《开国大典》启发,并有所提高
前面咱们说到《开国大典》在1989年国庆节前夕公映,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观影热潮,根据相关资料,打破了国内票房纪录,是当年轰动一时的现象级电影。
应该说《开国大典》的拍摄,打破了一些之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套路。如果大家看以前类似的电影,会发现主旋律特点非常突出,尤其是在表现伟人方面,几乎都是表现其伟光正的一面,特别喜欢用仰拍视角,喜欢突出*的手势,表现出那种气魄。
但是在《开国大典》里,对于人物的塑造更加具有亲和力。在对于后半段甚至出现了主席到街头吃面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