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大决战》各方面比《开国大典》的制作都升级了。
3、《开国大典》像散文诗,《大决战》则是史诗
《开国大典》全片2个半小时多,《大决战》系列三部曲合计接近10个小时。
由于这种时长的差别,《开国大典》很多大事都不可能详细描述,只能是一笔带过;而《大决战》则更加详细描述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更加细致写实。
所以2个电影的区别就好比前者是一个散文诗,结构比较散;后者则是一部厚重的史诗,中心突出,细节丰富。
在整体风格上,2个电影也有较大区别。
《开国大典》导演的发挥空间很大,是一部既严格尊重史实,又充分发挥编导者的创造才华,将历史的丰富内蕴予以深入开掘的成功之作。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在大方向上符合历史,在很多细节方面又有发挥,用一种散文诗式的节奏,重点是描述人物的内心,表现出国共双方人物的关系。
如果看过《开国大典》的观众,相信对某个细节会留下一些深刻印象,但是对于整个剧情可能就有点模糊了。其实这是导演刻意处理的效果。
《开国大典》本身就不注重历史的进展过程和事件的连续性,而是要营造那种氛围。这就是散文诗的风格,结构有点散,主题不够突出,重点是表现出那种历史大势的趋势。
而《大决战》系列总体时长就相当于《开国大典》的4倍左右,因此内容丰富,用将近10个小时,完完整整记录当年的很多大事,务求还原史实。
而且整个《大决战》系列三部曲,虽然时长很长,但是结构非常紧密,主要围绕军事斗争的过程,详细描绘出三大战役的布局、进展。
《大决战》系列每一部都是3个半小时左右,系列电影总共600分钟出头,虽然分为3部,但不能割裂开来,不能理解成3部单独的电影,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三部片名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但人物、事件一直在连续进行,前后呼应,各有伏笔,《辽沈战役》的时候已经在提到中原战场的布置,《淮海战役》的时候也已经在筹划东野进关。
4、《大决战》拍摄的大手笔和不计成本
根据相关资料,《开国大典》当年拍摄花费了600多万,在1988年,这也是一笔巨款了。
但是《大决战》在拍摄方面更是大手笔,完全是不计成本。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性质决定的。
前面咱们说了,拍摄《大决战》有当时最高层的决策部署。这部电影不仅是书写历史,也是记录当年还健在的一批老帅和老将们的峥嵘岁月,而当年拍摄的时候,这批共和国的老帅老将都已经风烛残年,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肯定也不可能再拍得出来。因此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他们更有一种紧迫性。
所以,《大决战》系列电影在拍摄制作上,真的是特别用功。光是剧本就创作了6年,先后采访了多位当年健在的当事人,不仅包括解放军这边的亲身经历者,也包括国民党军方面的一些见证者。总导演李俊带着剧组人员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至于后来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更是不惜代价,尤其是有大量解放军作为群众演员,扮演了国共双方的士兵。军委办公室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全国各地解放军配合拍摄工作,据相关资料,电影拍摄动用了超过10万部队,累计300多万人次。
如今哪一个电影的群众演员能够有这个规模?当年张艺谋拍《英雄》据说动用数千名解放军士兵帮助拍摄,那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场面了。
至于各种装备就更不用说了,根据相关资料,拍摄《大决战》共计消耗了上百万斤各式炸药,动用各种坦克、汽车数百辆,制作各类当年国共双方士兵军装数千套......
由此才拍出了那些气势如虹的长镜头。比如《淮海战役》里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以及东野入关的钢铁洪流
至于各种爆破、爆炸场面,更是数不胜数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这个电影不能简单当做电影来看待,也要当做历史来看。
大家可以看最近这些年拍摄的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电影,根本拍不出那种神韵了。
这真的是一部那个特定年代,才能拍出的真正经典大片啊。所以观众朋友们,有空的话,真的要好好回味回味这个系列经典大片。在享受电影盛宴的同时,也是回顾咱们共和国的建立历史,重温那段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