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的职场有很多争议的事件,从996工作制的讨论,到刘强东坚决开掉“三类人”,再到华为离职员工纠纷,每一个事件的曝出都迅速成为网络热点,让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看上去脆弱不堪。难道职场上只有利益在链接雇佣之间的关系?
2012年,导演许鞍华拍的《桃姐》上映,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炫目的特效和流量明星的帮衬,平淡地讲述了一个男人与为他家服务了六十年的佣人之间的故事。影片男女主角是刘德华和叶德娴,两人也分别凭此片的精湛表演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通常这部电影的解读是情感线的发展,从始而终的主仆情谊确实感人,但我今天要从雇主与佣人之间的关系来解读它,为什么桃姐一生服务于梁家?为什么罗杰为桃姐养老送终?是什么情感在支撑他们超越雇佣关系,成为人生路上伴随大半生的亲人?在本文的后半段,我会结合现实职场中雇佣关系的矛盾冲突,谈谈我的一些现实思考。
01、桃姐与梁家的关系,由雇佣发展到亲人,转变中看到的全是情感的升华
桃姐小时候的命运很苦,失去家人后,被人领养到13岁就送到了梁家做佣人。这一干,就是六十多年,从妙龄少女到终老,这一生都在服务于梁家的几代人。罗杰是梁家的大儿子,从小在桃姐照顾下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很多家务问题在桃姐中风住院后全都暴露出来。
影片由此展开了两人关系的深入变化,从故事线的发展来看,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罗杰与桃姐是纯粹的雇佣关系
桃姐每日去菜市场精挑细选食材,回来后收拾家务,把佣人应做的工作干得有条不紊。长期胃口培养下,也养成了男主人罗杰对口味的挑剔,以及对家务的陌生。
罗杰作为雇主,刚开始只是以双方雇佣身份在与桃姐相处。桃姐给他煲好汤、做好菜,放到桌上后他坐下来心安理得地吃饭,而桃姐默默地在厨房端着碗吃。罗杰想吃卤牛舌,桃姐出于他的健康考虑跟他说不要吃了,但他并未理会,只是在出门时再强调了一遍,而后桃姐一如既往地去挑选食材精心烹制。正如单纯的雇佣关系要求一样,老板吩咐的事情,即使心有想法,也只能尽心去做。
- 第二阶段,罗杰对桃姐的情感依赖,转为亲人关系
回家时望着窗口没有像往常一样的灯光,罗杰的心里有些怅然,脏衣服得自己洗,家务得自己做,手忙脚乱的他意识到桃姐做了很多事情。在医院的时候,桃姐提出要去养老院,罗杰帮他挑选、争取好的条件。特别是当被老伙伴们问起罗杰是谁时,他回答是桃姐的干儿子,这让桃姐既无奈又欣慰又无奈,这一生她没有子女,虽然老来心有落寞,但也掩饰不住罗杰给的温情欣慰。
随着罗杰儿时朋友们在家吃到桃姐做的牛舌,要打电话给桃姐时,他的内心越来越感受到佣人桃姐,已然是亲人般陪伴了自己大半生。
- 第三阶段,罗杰对桃姐生命末期的照顾,转为责任和使命
桃姐倾尽一生投注对梁家的付出,用单纯的某种情感已不足以体现,就像她为罗杰挑选食材要尽到冷库找最好的。而罗杰也同样在桃姐的生命末期,陪她散步聊天,照顾她的身心感受。希望她能通过自己的照顾,多参加家庭的活动,感受晚年的温暖和幸福。虽不如桃姐待他般贴心周到,但作为主仆也已算尽心尽力。
一个将对方视若己出般的呵护,以佣人的身份做着亲人的事情;另一个从亲人关系的体会,到给对方的责任和回馈,同样充满了人性的升华。两个人不同角色和关系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不是只有利益才能交织在一起,而是责任和使命让彼此相伴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