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所体现的武周与契丹叛军的冲突,其故事来源正是公元697年契丹首领孙万荣起兵反叛武周的统治,并攻陷幽州烧*抢掠的历史事件。
在《神探狄仁杰》第一和第二部中,以蛇灵为代表的反武势力一直在勾连突厥等游牧民族与朝廷抗衡,以幽州为大本营也是可以解释的。
幽州刺史方谦
一方面,幽州地处北方边境,“进出口贸易”发达,各国商旅使节人来人往,便于联络外族和隐蔽自己。另一方面,河北大地长年与北方民族打交道,民风彪悍,更容易招募到对抗朝廷的叛军和死士。历史上唐朝中央政府对以幽州为代表的河北大地的统治力也并不强,后来甚至爆发了安史之乱和河北三镇的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可能正是鉴于这样的原因,钱雁秋导演将花木兰和刺史方谦等一干铁杆反派安排在了幽州地界,并在第二部的蛇灵案中再次表现幽州的重要性。
甘南道石河川:元芳出道曾蹉跎朝廷正三品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在第一部中的出道正是在甘南道这个地方。当时李元芳以从五品甘南道游击将军的身份护送突厥使团,不料却在石河川遭遇反派偷袭,仅剩他一人逃到绛帐县面见狄仁杰。此案真是震惊全国,差点引发武周和突厥两国的大战。
元芳出场
唐代行政区划的特点是将全国分为多个类似当今省份建置的“道”。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每道设黜陟使(即狄仁杰经常担任的黜置使),是一种监察官员,还没有行政权力。
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十道”增设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东、山南西、陇右、淮南、江南东、江南西、黔中、岭南、剑南、京畿、都畿“十五道”,采访使成了正式的地方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