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带给全球观众无以复加的视听快感,这场景观盛宴淡化了叙事结构,用技术手段满足观众的极致观影体验。毫无疑问,《地心引力》在技术呈现上无可比拟,但叙事的缺陷也显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 地心引力 科幻片 阿方索·卡隆 剧情 技术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于2013年10月4日在美国首映,全球共取得7亿美元票房。影片于2014年3月3日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七项大奖。
从影片所获奖项来看,技术水平方面的奖项占绝大部分。《地心引力》的成功,无疑是因为它制造了一个虚拟太空的“真实”情境,代表着景观电影的大获全胜,对观众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为达到极度真实感,《地心引力》投资八千万美元,聘请科学专家担任顾问,想制作一部逼真复原真实太空场景的巨片。片中绝大部分场景都是用计算机合成的,达到了逼真的细节效果。[1]
影像成为了中介,导演制造出这个真实的影像传达他的体验,而观众通过将这个影像感知为真实的过程获得体验[2]。但正是由于对技术景观的过度追求,剧情本身被忽略,最后整部影片呈现出剧情与技术极度不融合的局面。阿方索·卡隆导演、华纳兄弟制作、3DIMAX放映,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人物单一平面、情节简单俗套、主题陈旧保守这些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甚至在追求大量视觉奇观时出现了许多明显的科学性错误,反而违背了太空片制造“虚拟”情景的初衷——情景复原。
虽然在科幻电影中,科学性错误不可避免,《地心引力》的主创团队在视觉感官上也尽量做到逼真还原太空环境,但较多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出现还是很不应该的。要求一部作品不出现任何错误是不太现实,也有些过分苛求,但为了美化人物形象、煽动观众情感、追求视觉奇观而随意改动剧情之后产生的科学性错误是让人难以原谅的。比如女主轻易地脱去宇航服大秀身材、男主舱外工作时听着民谣讲着段子、出现密集太空碎片却让女主顽强存活……导演为了让剧情更为顺畅地进行下去选择性地忽略很多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在视觉奇观面前被大多数观众所忽略,但被揭穿后,视觉奇观所带来的短暂狂欢完全被剧情结构的崩塌所代替。主创团队在视觉上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的同时,对于剧情的忽视是显而易见的。
影片《地心引力》中有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载荷专家瑞恩·斯通(Dr. Ryan Stone)和资深宇航专家马特·科沃斯基(Matt Kowalsky)。女主虽然是载荷专家,但缺乏太空生存经验,而男主则是经验丰富,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男主牺牲,女主平安地回到地球上。其实在发生爆炸后,观众基本就可以推测出后面的剧情:男女主携手闯宇宙。在男主牺牲自己保全女主之后,剧情线就更加明晰:女主历经艰难回到地球。当然,最后的结局和观众对于女主命运的预期出入并不大,这样的剧情也导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给女主加上一层主角光环,无论爆炸的火势多猛烈、太空的碎片多恐怖、飞船的条件多恶劣,女主一定会安然度过。一旦有了主角光环,那么人物的形象就会变得扁平化,最终落入“超级英雄”、“大女主”的俗套设定。
女主角瑞恩·斯通的人物设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缺乏太空实践经验、曾失去女儿的心理阴影。在男主角马特的技术帮助和精神引领下,瑞恩出色地掌握了太空生存技能,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内心屏障,在与太空抗衡的间隙中完成了从身体到心灵的完美蜕变,总而言之就是“成长”二字。这样一场浩大的成长从开头女主脱手一枚螺丝让她认识到太空作业环境与地球上的不同,然后中间学会定位、呼吸、预判碎片来袭时间等技能,然后女主学会冷静面对现实、分析问题、制定方法,到最后靠运气地一键着陆、领悟到大地-生命的意义结束。尽管是女主独自担纲的电影,但瑞恩似乎只是这一场浩大的成长的经历者,至于瑞恩本身的形象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太多的印象。这个“成长者”可以是瑞恩,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人,瑞恩自身的形象非常平面,除了缺乏技能以外,属于这个形象的特点只剩自我封闭了。对于自我封闭这一特点,导演给出的两处解释是:一是瑞恩在女儿死去后,每天起床,去工作,剩下的就是开车。二是瑞恩的父亲想要个男孩,所以给她取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至于她女儿的父亲、她的母亲在她的伤痛中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亲情的缺失让她内心有了阴影,爱情和友情又带给了她什么样的体验?除了地球的地心引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地球上的哪些她眷恋人或物是她返回地球的动力?这些问题通通没有答案,所以瑞恩这个形象虽然很清晰,却不立体。
男主角马特·科沃斯基的人物设定也是两个方面:太空作业经验丰富、性格乐观内心强大。男主角刚出场的时候就全方位展现了他的完美形象,专业能力强却不刻板,并且自带女主导师的出场任务。马特从头到尾不是在拯救女主,就是在教女主自救,还要诱导女主打开自己的心结,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上帝形象基本脱离现实。马特就像是专为女主而生的一样,毫无保留地为女主奉献一切,在女主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还能像一个天神一样从天而降,为其指点迷津。专业、乐观、善良、幽默、机智、无私,似乎所有的褒义词都可以用在马特身上,虽然这样显得马特的人物形象很立体,但我觉得这反而显得马特的形象很单一,很俗套,因为所有的性格特点的塑造都是直奔“完美”的目标去的。
阿方索·卡隆为达到太空中逼真的失重效果研究了六年,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一系列视觉效果,电影情节本身被弱化了,甚至可以说一切情节都为了视觉影像服务。尽管有许多人为其极简主义的叙事模式辩解说:《地心引力》并非一个传统的好莱坞故事,而是一个“新”型故事。从传统叙事层面上看,正是由于观众已经习惯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方式,《地心引力》极简的处理才会稍显单薄。[3]但我认为,《地心引力》情节过于简单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甚至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电影的内容:女主在男主的帮助下成功从太空返回到地球。片中瑞恩“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反复出现,尽管导演每次都尽量搭配不同的视觉效果,但还是无法避免审美的疲劳。另外,情节的俗套也为许多观众诟病。在沉重笨拙的宇航服包裹下,除了面部表情和时时流露的女性情感,基本上还是一个“英雄脱险”的老套故事,依旧是男性叙事的主导策略。[4]
本片卫星碎片来袭是故事的导火索,但这并不是本片的核心冲突,女宇航员自救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心路历程才是关键性冲突,尤其是在结尾部分,大地-生命才是电影真正的主旨。但很明显,导演想展现的技术景观和剧本里想表达的生命主题并不契合,所以导致前70多分钟科幻片和后10多分钟文艺片的割裂。甚至为了完成最后的十几分钟营救,导演简单粗暴地选择了“一键到达”的模式,用近乎“机械降神”的方式解决了一个难以调和的问题,这一做法实在是有些拙劣。
早在1902年,著名导演梅里埃就拍出了第一部太空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之后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等积极姿态的太空电影。然后之后太空灾难片开始兴起,例如《阿波罗13号》、《异形》、《飞向太空》等等,包括近几年大热的《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等。太空失败主义的论调在太空电影中像病毒一样四散,而为了掩饰这种怯懦与逃避,往往过分夸大人类精神情感的能量。
《地心引力》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由于卫星碎片引起的连锁反应摧毁了一系列空间站,这对于人类的太空探索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结尾处,瑞恩趴在滩涂上亲吻泥土则是再一次地表达了人类对于地球的眷恋,或者说是对地心引力的迷恋。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取向,霍金曾在英国剑桥大学通过邮件形式接受了加拿大媒体的采访时说:“我们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不要蜗居在地球,而是尽快在太空中扩散开来。” 正是基于这一理由,他本人支持载人航天,并鼓励人类对太空移民行动的探索。
《地心引力》中大量运用长镜头、低频声来表现失重环境下人的孤寂和恐惧,把女主求生的*逐渐转化为对地心引力的渴求。毫无疑问,《地心引力》是一首人类精神的赞歌,同时也是一首太空探索的哀歌。
[1] 张帆. "景观狂欢的背后——《地心引力》启示录." 名作欣赏 11(2014):20-21.
[2] 邓光辉、唐科:《乌托邦之后:电影美学在今天》,《当代电影》2001 年第 2 期
[3] 林沛. 《地心引力》:一部有故事的电影[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2):97-98.
[4] 张晋辉. 唱衰还是讴歌——论《地心引力》类型、剧作、3D及其他[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