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Sir也未逃出“鬼遮眼”的下场。
一枪打死了凶手。
在15年后。
这句台词在《神探大战》里又一次出现。
人人都能变怪物,为什么我不能变
我也是人
这一次,选择结果不再是重点。
内心自我审视的过程才是。
当然Sir不能剧透,不过建议毒饭们留意影片最后,刘青云凝视窗户玻璃时反射的镜头。
他看到的是谁?
这一幕,更像是多年后“李俊”对“陈桂彬”的回答:
伴随着环境的剧变,公义的摇摆,我们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不再停留于某次极端状况下的抉择,更是每一次抉择,以及抉择后的反思的总和。
不得不说,韦家辉又向前迈了一步。
主题上的探索,效果见仁见智。
可影像风格上的尝试很明显。
导演韦家辉依然剑走偏锋:
某种程度,这是一部自我反叛的电影。
虽然表面“换汤不换药”,用着同一批演员,同一个人设,甚至此次内地与香港版完全一致。
他仍决意要打一场不一样的仗。
从《暗战》《枪火》的枪战时的屏气凝神,不浪费一枪一弹。
到如今,对于商业片大开大合的借鉴,火爆场面并行。
他已经脱离了之前的极简与克制。
Sir还记得点映采访环节,韦家辉被问到心目中“香港电影”的特质。
他几乎没有犹豫:
“灵活”。
我们总是反复怀念着港片“过火与癫狂”,渲染着它的猎奇与尺度,因此粗糙地模仿着它那所谓的“港风滤镜”。
殊不知。
港片真正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当时那一批创作者,无视世俗眼光,拼命撞破那刻板的滤镜。
《神探大战》的回归,也不仅是在平稳的档期内塞进一部生猛尺度片。
Sir眼里它更是一次清醒的叩问。
这装疯卖傻娱乐至死的当下,是否还容得下一个为表演,为电影而痴狂的“疯子”。
这囫囵吞枣的“后真相”时代,是否还接纳一个以质疑为剑,以真相为枪的“傻子”。
因此,电影结尾那段对话也指向我们。
——看见了吗?有怪物!
——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