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飞到北京去,*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咪索啦咪索,啦索咪多来…… ”轻松明快的旋律,亲切感人的歌声,是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经典记忆。
这首由王永泉作曲、王永泉和牛宝源作词的军旅歌曲《打靶归来》,从独唱、小合唱到大合唱,几十年来唱响部队、唱遍全国,走进了无数人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当《打靶归来》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萦绕心头的仍旧是满满的感动和回忆。飘过了激情的岁月,静静泊靠在心灵的港湾,《打靶归来》像一位老朋友在深情诉说。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已故作曲家王永泉的女儿王音,听她讲述这首经典作品的创作故事。
父母俩合影
下连队演出的照片
珍贵的照片
1928年2月5日,王永泉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一个贫困的家庭,12岁才上小学,只上了四年级,就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辍学了。为了补贴家用,王永泉在建筑工地做小工,和泥、搬砖、拣煤球,还在锦州铁路局当过电线工。尽管贫穷,王永泉却从小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天赋。每当听到妈妈哼起《苏武牧羊》的曲调,他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民谣土曲的感染,民歌土调的熏陶,让王永泉喜欢上了音乐,并越发着迷。
1949年1月,王永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是部队文工团里的多面手,唱歌、演剧、说快板、吹萨克斯、弹曼陀林、拉大提琴和小提琴……样样在行。1950年,王永泉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期间创作出《夜行军》、《志愿军的铁匠炉》、《小出击最合算》等歌曲。
在采访中,王音深情回忆起父亲创作歌曲的点滴往事,特别是那首《打靶归来》。1960年初,部队完成了施工任务,军事训练即将开始,王永泉想结合部队的军事训练写首歌,就开始在心里琢磨着先写歌词,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在部队发的一本小册子上发现了一首牛宝源写的小诗,当即把它抄了下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清脆……”王永泉准备为它谱曲,绕过反复地琢磨和朗诵小诗,将最后一句改为:“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又觉得这首小诗改为歌词后太简单了一些,于是增写了两段词:“歌声飞到家乡去,父老们听了笑眯眯,人人夸来人人讲,说他们子弟有出息。歌声飞到北京去,*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写好后,王永泉念给首长和战士们听,根据大家的意见又反复地琢磨,最后删掉了“歌声飞到家乡去……”这段歌词。
王音回忆,父亲在谱曲的时候有个愿望,要创作出一首既有民歌风格,又有进行曲特点的队列歌曲,因为当时战士们都喜欢唱这类歌曲。在创作时脑子里就有了这样的画面:夕阳映红了半边天,一队解放军战士扛着枪,胸前戴着大红花,迈着整齐的步伐,愉快地歌唱着,欢快嘹亮的歌声传到了北京,*他老人家满面笑容地夸奖着战士们的歌声和枪法。这个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曲调也就水到渠成地出来了。
《打靶归来》把简谱“咪索啦咪索,啦索咪多来”直接唱了出来,营造了欢快活泼的氛围,展现了战士们自豪喜悦的心情。王音回忆,父亲多次提起,当初歌曲里运用过“啊”、“哎嗨哟"等,但听起来不自然、不和谐,在反复试唱修改中,猛然想到教战士唱歌时都是先教简谱,也喜欢唱简谱,何不用简谱发音直接唱呢?于是就有了歌曲中“咪索啦咪索,啦索咪多来”这样的唱法。在歌声的最后还加了一句口令:“一、二、三、四”,战士们打靶回来路上唱着歌、喊着口令的生动画面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首经典歌曲的诞生,源于时代的孕育,更源于创作者的激情。王永泉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相继在*部队和导弹部队工作,大部分歌曲都是为战士们创作的。王永泉经常下到基层部队体验生活,捕捉战士们的真情实感,寻找创作的思路源泉。《打靶归来》当年获得了“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后来又获得“全军队列歌曲创作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在新中国成立40周年时,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难忘的歌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