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牛仔”伊斯特伍德自入行以来演过最帅的硬汉、导过最好的电影、拿过最高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廊桥遗梦》、《黄金三嫖客》成为很多人的电影梦启蒙,但是于我而言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自导自演的犯罪电影《老爷车》。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伊斯特伍德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与敬意。
2008年底上映的《老爷车》至今在豆瓣上仍有8.6分,影片先后获最佳外语片、年度佳片、海外作品奖等奖项。虽然与伊斯特伍德从影生涯的其他影片对比仍有差距,但是通过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了暮年英雄的雄心壮志。
《老爷车》讲述的是从福特车厂退休的老工人沃尔特在妻子去世后拒绝了子女的陪伴选择独居,本来平静的生活因为新邻居的介入发生了变化,孤独的沃尔特与邵和苏成了忘年交,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沃尔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伊斯特伍德通过这部电影剖白自己的晚年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居老人对死与生的思考。电影通过独居老人的生活展示西方文化;通过人物的性格变化渲染电影主题;看似平缓的叙事节奏刻画生活细节,重新定义了生与死的关系。
沃尔特的暮年独居生活与生死观再现了西方文化的“浮士德精神”与“弑父文化”01 沃尔特的独居生活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思想家、诗人歌德的伟大作品之一,与《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名著。歌德通过浮士德这一形象将浮士德精神传播开来,进而形成一种文化形态。
浮士德说:“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拥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后世将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而这种理念又与西方文化中的实践、自强不息、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不谋而合。
在电影《老爷车》中沃尔特虽然已经迈入老年,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在养老院浑浑噩噩度日,而是选择独自生活。每天去酒吧喝喝酒、吃吃美食、修修车,收拾收拾坏人,还结交了陶和邵这两个忘年小友。这个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人在垂暮之年为了自己的忘年交付出了生命,虽然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对于死亡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伊斯特伍德通过沃尔特的选择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浮士德精神,伊斯特伍德在拍摄《老爷车》时已经78岁,但是他却没有老者心态,而是抱着年轻人的闯劲儿和创造力继续前进。
02 沃尔特与子女的态度,体现了西方“弑父文化”
在中国神话中有许多“*子”故事,例如关于舜的“百忍成家”、郭巨的“*子救母”。在中国文化里父一辈是需要子一辈照顾、孝敬的,必要的时候后辈需要牺牲自己护父辈周全,父辈在子辈面前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但是,《老爷车》却让我们看到了与此完全不同的“弑父文化”。
西方神话中“弑父”是常见主题之一,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典型代表。讲述了一位国王因为一条“将被儿子所*”的神谕,将刚出生的儿子扔掉,这个孩子长大后再次偶遇了自己的父亲,二人因为让路问题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儿子*死了父亲,并因为能力出众被选为新国王,娶了自己的母亲,应验了“弑父娶母”的神谕。
故事虽然离谱,但是从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文化中子辈会超越、取代父辈,父辈对于子辈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子辈的成长铺路,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弑父文化”。
在电影中,沃尔特与邵相识后,不仅把他当做朋友,更把他当做自己喜爱的子辈相处,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他选择用死亡来约束黑帮成员,阻止了邵的犯罪,保障了邵的安稳生活。在电影中他充当了邵的人生导师与保护者。
伊斯特伍德通过塑造沃尔特这一人物,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中“殉道者”和‘浮士德’形象,通过沃尔特的选择来表达他自己对人生不断追求的奋进精神,同时也传达了自己愿意为后辈让道,做后辈精神导师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