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规矩就要自觉守规矩。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守规矩,既是为人做事的原则,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境界。
影片中最守规矩的莫过于天津武行的头牌郑山傲,为了百分之百的赢耿良辰,于是他也向陈识学咏春。年近七十的他毫不犹豫就向没名气的后辈磕头拜师,因为学功夫就要磕头拜师,这和他的名声大小无关,他要守这规矩。
眼看武行没落,郑山傲明白他们这些师父要是再不教徒弟一些真本领,那么功夫迟早会成为历史,所以这就是他最初想让陈识在天津教人真本领的原因。但他只敢让陈识教,自己却不敢教,因为他自己还要守着“不教真功夫”的规矩。
以邹馆长为首的天津武行非常看不惯耿良辰的傲慢,但他们最多也只能把耿良辰赶出天津,打伤而不能致残,更不能赶尽*绝,因为他们也要守规矩。
耿良辰在街头被欺负,昔日的脚行兄弟刚抄家伙,就被领头的训了回去,因为照规矩耿良辰已经不是脚行的人了,他们没有理由去帮忙。
整部电影的所有人都在恪守着“规矩”二字,不敢有丝毫逾越,因为规矩即代表着权威。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对权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他从意识形态上把权威分为传统的权威、领袖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三种类型。《师父》影片背景在1930年左右,这正是中国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关键时期,也正是法理权威代替传统权威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节点上,传统权威渐渐遭到质疑。郑山傲竟然发现一个普普通通白俄女人的舞步,肌肉运用之妙近乎拳理。这意味着以“功夫”建立的传统权威渐渐会失掉它的“权威性”,再加上枪炮的兴起,军阀林立,武行已经没了其过往的权威,那么围绕它建立起的规矩自然就显得有些落伍。
《师父》这部电影规矩中套着规矩,每个人都想打破这落伍的规矩,但偏偏又不自觉地在守护着这规矩,也就导致了一个全盘皆输的僵局。
三、那个“打破规矩”的人,终将会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恪守着规矩的陈识变得“不守规矩”了呢?
显然是因为他的徒弟耿良辰的意外死亡,耿良辰的死亡对陈识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让陈识陷入了无比自责的情绪当中。
于情理来说,“师父”在当时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传统社会中,“父”具有被仰视、遵从的特殊地位。孔孟之道讲究“天地君亲师”,可见师父在很多时候,地位等同于父母。
而陈识对耿良辰的意外死亡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早就知道耿良辰要被赶出天津,但为了自己能在天津开武馆,他偷偷策划了这一切。按他的说法“毁掉一个天才,挽救整个门派”,这个生意是值得的。
直到耿良辰意外死亡,陈识才后悔莫矣,他在开馆的当日一边流泪,一边喃喃道:我不配当他的师父。当情感大过“规矩”,也就有了打破规矩的勇气。
另一方面,耿良辰的意外死亡也意味着陈识这一门派的没落。别忘了最初的那个守秘誓言:一生至多教两个真传弟子。陈识刚来天津时教了一个真传弟子,遇到耿良辰这个天才后就把那个弟子赶走了,耿良辰是他的第二个真传弟子。
这代表着陈识从此不能再收真传弟子,他的一身绝技也不能再传承下去。而当初南拳北上,本就是为了要把师父留下的这一门派发扬光大,现在徒弟死去,相当于他花费数年时间精心策划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那么还留在天津做什么呢,也就有了打破规矩的理由。
《师父》中的人物性格非常有意思,每个人都不是好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坏人。陈识利用徒弟踢馆是坏,但若他心再狠一点,他本可以不去报仇;天津众武行逼迫耿良辰离开天津是坏,但若他们再小人一点,也没那么多麻烦;一切麻烦的根源在于耿良辰不乖乖认命离开天津,若耿良辰守规矩,那么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只是,自始至终都不懂这些规矩的耿良辰又有什么错呢?他也必须恪守着自己的规矩,18岁那年父母带着弟弟妹妹远赴东北开荒,整个家族仅剩他一个人在天津,所以他也有不能离开天津的理由。
一层层规矩束缚着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组成一个个悖论,在这悖论当中互相挣扎,寻求解脱,然后等待着陈识这个打破规矩的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