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强大起来,不应该只是举起拳头的莽夫形象;习武也绝不应是为了打斗,而是为强身健体,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科技知识,才是那个时代所提倡的武学精神。
国父孙中山说过:“自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以至社会个人积弱愈甚,却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
清末民初,是一个国人尚武自强的时代,许多有志青年其实都是武术高手。例如:*总理年少时,就曾拜入形意拳宗师-韩慕侠门内,为获授刀法的入室弟子。投身革命后的*,亦学以致用,亲自组织训练了一批对付敌人特务力量的队伍,后获誉为“伍豪之剑”,这也是史料可查的。
精武门,就是当时国内为了响应孙中山“尚武自强”号召下的众多国术馆之一,是由陈其美、农劲荪等人支持霍元甲创办的。初衷就是希望“在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能投身于保家卫国的革命运动”。
知道这么一个时代背景,那么影片里的一群车夫追着陈真,要跟着学习武功的场景,其实就并不夸张了。因为,习武根本就是那时的潮流,只是国术馆林立,质量参差不齐,有心人要掂量着拜入哪家门下的问题罢了。
同时也解释了,那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日本武术道场开在中国,什么“俄国大力士”、“西洋拳手”屡屡挑衅当时国内的武术宗师们。就是要打击中华民族振兴家国的意志,要摧毁中国人的信心。
影片里,陈真留学归来后的学以致用,还表现在了武馆授艺上。他不光会教师弟们传统的武术套路,也带来了新的训练方式,指点大家摒弃无用的花架式,靠身体的速度和力量,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击倒对手。
▲武术的改革,亦是时代的进步
陈真和霍廷恩的比试,完全就是革新与传统之间的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试之前,国语版中,霍廷恩对陈真说:如果你输了比试,就要立刻离开精武门。
而粤语原版中,霍廷恩对陈真说的是:如果你输了,就要立刻离开那个日本女人。(即女主山田光子)
这时候的霍廷恩,仍是相当有实力的,后来是因为在输给陈真后,为了逃避现实而吸食鸦片,才会表现乏力。
霍廷恩输给陈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输在了眼界与学识上。即便霍廷恩是霍家最高武学“迷踪拳”的传人,可陈真在出国留学时,肯定也是遍访名师,纳百家之长。又有科学的训练方式,光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就已经优胜一筹。
各门各派,招式千变万化,但不管怎么变,终究是双拳两脚,人才是根本。有好的习武方式,才能有好的武术。
霍廷恩在去往虹口道场接受比武的前一晚,特意将霍家不外传的武学“迷踪拳”传授给陈真,并嘱咐若是他有所不测,还望陈真能将这门武学教会给越多人越好。
霍廷恩一直把陈真视为霍家人,自己的好兄弟,代父传授其家学是合理的。而让陈真替自己把“迷踪拳”发扬光大,则是他打破守旧思想的进步。
可以说,霍廷恩这个角色,也是那时的一部分国人们,从挣扎中觉醒,逐步告别旧时代,走向新社会的象征。
而在陈真小败于船越文夫的比试中,修习“唐手”的船越文夫也是临时借鉴了陈真的功夫,才最终凭借经验稍胜一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