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直安静跪着的女子,惨白的脸上,依稀还能看出旧日娇媚的容颜,忽然,抬起那一双依旧清澈见底的眼眸。
她向刑场外望去,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密密麻麻,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她,窃窃私语。
她听不到人们在说什么,但她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无非就是“妖妇”、“荡妇”、“害人害己”、“罪有应得”之类,她早已学会不在意。
可,她在意的那三个男子呢?那个亦师亦友、悉心教导她诗作的人,那个娶她为妻、说要一生待她好的人,那个醉生梦死、带给她片刻欢愉的人,此时,他们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世界之大,竟容不下她一个小小的女子,即使才貌双全又能如何?生亦何欢!死亦何哀!她忽然歇斯底里地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盖过了围观人群的窃窃私语声,划破天空,显得格外刺耳,笑意间仿佛有无限悲凉,那一双迷倒众生的美目分明挂着晶莹的泪珠。
监斩官京兆尹温璋气急败坏地嘶吼着“立即行刑!立即行刑!”
侩子手大喝一声:“呔”,手起刀落。一代才女悲情地走过了二十七个春秋,最终还是逃不过身首异处、香消玉殒的命运。
记得那年初相识大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历经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前期,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盛唐气象,也使唐朝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然而,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从此大唐逐渐走向衰落。到了中晚唐,藩镇割据已成痼疾,宦官当权,朝政混乱,当权者腐化堕落,更加剧了大唐帝国覆灭的步伐。
公元844年,也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在位时的会昌四年,鱼玄机出生在长安郊外一个叫鄠杜的地方,原名鱼幼薇,家庭条件非常一般,父亲是一位文人,不过屡试不第,生活十分落魄。满腹才学的父亲无法在仕途上取得发展,无奈之下,便将心思全部用在了细心教导女儿身上。
鱼幼薇本来就独具天赋,天资聪慧,再加上被父亲勤加点拨,细心教导,很快就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机敏与才思,小小年纪就有神童般的才华,无论是机敏或者是才华都超过同龄的孩子。五岁时就能背诵几百首诗,七岁时就能自己作诗。才思敏捷,出神入化。再加上倾城倾国的娇媚容颜。很快就出落成才貌双全的美少女。
鱼幼薇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又有才华,对于父亲来说非常欣慰。虽然出身贫穷,但是才貌双绝,相信以后应该有一个不错的前程,至少嫁给一个好人家,应该不成问题。只可惜天意不由人,福祸不自主。鱼幼薇刚满10岁那年父亲便因病辞世,她只好同母亲一道,靠着浆洗织补,贴补家用,艰难度日,为了吃饭穿衣,母女二人不得不在青黄不接之时借下了多笔外债,最后实在没辙了,无奈之下,两人只能换到租金便宜的花街柳巷去生活。
随着鱼幼薇诗作的广为传诵,很快,鱼幼薇的美貌便同她的诗作一起名满长安,引起了长安城很多才子的兴趣,大家想象不到在小小的花街柳巷,竟然生活着写诗如此厉害的清丽才女。究竟她有什么与众不同呢?很多人都想前去查看一下,一探究竟。当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大诗人温庭筠的耳朵里,他同样非常好奇,此时已经44岁的他,决定亲自上门打探一下,满足内心的好奇*。
作为晚唐著名的大诗人,温庭筠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工于诗作,与著名的李商隐齐名,民间有“温李”之誉。而且,他还是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在词史这一块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才思敏捷,人送外号:“温八叉”。恃才自傲是大多数文人才子的通病,温庭筠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尤甚,他不仅生性放浪不羁,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他还十分毒舌,一张利嘴,从来不曾饶人,尤其是面对权贵人士,常常语出讥讽。
公元854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八年。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柳绿花红,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一天,日上三竿,鱼幼薇如同往常一样,在家里帮助母亲浆洗雇主的衣物。
忽听门外传来叫门声,声音洪亮,透着一丝豪爽粗犷。
她袅袅婷婷地来到小木门前,“吱呦”一声,轻轻地拉开院门。
只见门口立着一位四五十岁的老男人,貌似钟馗,奇丑无比。
小幼薇不仅吓了一跳,心想:见过丑的,没见过这么丑的!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小半步。
而对面那个又老又丑的男人,也是瞬间楞在那里,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心想:见过漂亮的,没见过这么漂亮的!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温庭筠。温庭筠毕竟是见多识广的成熟老男人,稍微整理一下心情,仔细打量着眼前豆蔻年华的小幼薇。
只见她:一张小巧玲珑的瓜子脸,长着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圆圆的额头,尖尖的下颌,挺秀的琼鼻,粉嫩的樱桃小嘴,十指纤纤,一身浅蓝色短衣打扮,掩饰不住窈窕娇小的身姿。此女只应天上有,何故降落在凡尘。一时惊为天人,顿生我见犹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