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老师问什么,顾佳都能非常主动地引导到自己发言的部分,然后许子言才会跟着往下说,所以当妈妈不在现场的时候,许子言就自然而然地闹了一个“谐音梗”的误会。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不把主导性强调得如此之强,给小朋友更多的“自我思考”的空间,相信许子言这个“手都在胳膊上”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
但反过来说,许子言进入高端幼儿园的这种“入学面试”,确实,从一定程度上,的确规避了招收“攻击性人格”小朋友这样的风险。
顾佳的“入园蛋糕”文化面试失败的许子言,后来得以顺利插班入学,是因为顾佳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巴结小区顶楼的阔太“王太太”:又是给人家做蛋糕,又是陪人家爬楼梯,还帮王太太的儿子搞定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申请。
功夫不负苦心人,顾佳终于凭借着强大的“太太圈文化外交”,把可爱的小子言塞进了这家高端幼儿园。
入园第一天,顾佳和许子言就遇到了“家委会会长”的木子妈妈,木子妈妈一脸傲娇地告诉顾佳:新生要请每个小朋友吃杯子蛋糕,蛋糕上要有每个小朋友的名字,中英文都要,而且蛋糕必须是新来的小朋友妈妈亲手做的,这算是一种,破冰行动。
抛开木子妈妈对顾佳能搞定许子言插班的“嫉妒”不言,以“分享杯子蛋糕”来打破小朋友之间的尴尬,不失为一种好的“友谊社交”。
只不过,剧中有一个小的bug(失误),在顾佳拿到所有小朋友的姓名清单的同时,她应该也要知晓,其他小朋友对食物过敏的“禁忌”有哪些,比如芒果,比如坚果,甚至还比如鲜奶油……
那么,在做蛋糕的时候,这些孩子过敏的东西都应该避开,剧中特地强调,顾佳需要手作杯子蛋糕,其实,是为了强调蛋糕制作的健康安全。
但实际上,在国际或者双语学校里,有些妈妈是根本不允许孩子吃其他妈妈带进来的食物的,这样的需求可以在入学备忘录上写明,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
试想一下那个画面,拿到杯子蛋糕的许子言,阳光下穿得西装笔挺,微笑着把每一份写着小朋友“姓名和英文名”的杯子蛋糕,递给新认识的小伙伴们,那种感觉实在太唯美了,真的非常有仪式感。
与此同时,顾佳可能没有想到,“每个妈妈要亲手做蛋糕给小朋友吃”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还有一种可能:大部分小朋友的妈妈是全职太太,所以知道了哪位妈妈做的蛋糕好吃,等学校搞活动的时候,家委会会长的“木子妈妈”就可以“安排”了。
而正是因为不知道这一层“内幕”,却一心想为儿子许子言,在双语幼儿园赢得一个“好名声”的顾佳,险些栽了个大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