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芹气得暴走:“自从孩子没了,我天天失眠,靠着这些耳塞睡觉,你知道吗?你关心过吗?!”
陈屿直接回怼:“真要有这么严重,你该看病看病去,跟我嚷嚷什么?”
钟晓芹忍无可忍,摔了一地东西,亲手砸了鱼缸。
两人婚姻随之破裂。
陈屿真的渣吗?
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系列细节表明,在“追妻火葬场”的路上,陈屿是爱钟晓芹的,否则他就不会在听到胎心的时候心花怒放,也不会专门量了鱼缸的尺寸贴心准备婴儿床。
而他们的沟通又是存在问题的。其中一个致命伤,是陈屿的“共情无能”。
缺乏共情,就无法给予有效的回应。
即使是自己在乎的人,也感受不到自己的爱和关心。
爱人迫切渴望回应却得不到安抚,不是在失望中死心,就是在失望中爆发。
不合适的安慰好心也办不成事
比如,同样“爆发”过的还有张雨绮。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场公演前,因为《管他什么音乐》舞蹈难度大,连拿到X牌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张雨绮,在练习中一度跳到崩溃,深感挫败。
她有点破罐子破摔地瘫坐在一边:“我累了,不练了,回家。”
李斯丹妮看见了张雨绮的负面情绪,尝试着给出安慰:
“没事,绮绮姐,有空我陪你再练。”
“那些细节,抠一抠就好了。”
并没啥用,张雨绮继续一边丧气一边自嘲:越跳越迷茫,然后一直也没有进步,就感觉你所有的努力都看不到成果。
李斯丹妮继续说:“没有,你第一轮人气很高。”
张雨绮有些愠怒:“大姐,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我都不敢往前站了你懂吗,我没那种自信了。”
“你可以的,雨绮姐姐。”
到这里,张雨绮终于“炸”了:“你不要老说我可以,我怎么才可以?”
李斯丹妮的安慰给人的感觉是:说得似乎都没错,但不仅没用,还不小心踩了雷,总之就是好心办坏事。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几乎每一个人都被这样安慰过,同样也这样安慰过别人,怎么看都是一种“套路”。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些“套路”:
a. 否认
“没事”、“没有”、“你别这样”,想通过不承认事实,解构沉重的现实,让对方拥有一些力量感;
b. 比惨
“你这不算什么,我才叫一个惨……”,我比你惨,你不是最糟糕,有我垫底,你总该感觉好点;
c. 提建议
“抠抠细节就好”、“你人气很高”、“你可以怎样怎样”,总之帮你解决问题,你就不会难过了吧。
看上去都是在为对方着想对不对?
可“套路”之所以无用,在于它并非真正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跟我们关系亲近的人,情绪低落时,我们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稳定清晰的边界,很容易会被“传染”,甚至被唤起藏在潜意识中的创伤,一发不可收拾。
其次,要共情对方,跟对方感受一样的痛苦,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会有一种丧失感和失控感。
这两个原因都会带来焦虑,我们一下子可能做好准备去承接住。
为了缓解焦虑,“套路”就来了。无论哪一种,其内核都是在否定对方的感受,并快速将其拽出情绪,因为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陈屿的“共情无能”,在于他根本看不见钟晓芹背后的情绪需求,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看见了,也压根不敢去共情另一方的感受。
没有共情的安慰,实质是一场自我保护和逃离。
“你在我身边,可我依然孤独。”
这恐怕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