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槐:漕溪路上的上海电影制片厂
▲ 王诗槐,演员,1957年生。主演电影《日出》,电视剧《在水一方》等。
30年前王诗槐骑车出行。30年后王诗槐开车出行。
交通工具的变化带来出行体验的变化,窗外的风景也让人意识到,城市已经历许多改变。但有趣的是,只要一进入漕溪北路这一带,王诗槐的感受就穿越了时空。
以漕溪北路上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圆心,这块区域似有魔力,似乎是一个永远不受外界干扰的场域。他每次到这里,就会想到自己第一次到这里的情景。
1977年,他从安徽考入上海戏剧学院。1984年,他从安徽省话剧团正式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
此后的人生见过许多风景,也去过上海各个角落。但对他来说,上海的核心位置永远在这里,像一部历久弥新的电影,只要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景致,他就又像那个初次来到上海的青年,怀揣着对艺术的初心。
上海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志》资料显示,1949年3月,在上海剧影协会筹委会的领导下,先后秘密组成了40多个迎接解放的演出队,由吕复任演出队总队长。电影界的演出队由昆仑、文华、国泰、大同、清华等电影公司分别组成。
5月27日上海解放。南下工作队进入上海市区。第二天,夏衍、于伶等前往上海剧影协会(筹)进行慰问。6月初,于伶代表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召见“中电”负责人陈锡芳,宣布军事接管,敦促办理移交手续。陆续接管的有中电一厂、中电二厂、中制、上海实验电影工场(简称“上实”)、中华电影工业制片厂、农业教育电影制片厂、西北电影制片厂驻沪办事处、电影发行服务公司、国民政府内政部电影检查处、远东制片厂、海光大戏院(1950年撤销)、文化会堂(今解放剧场)、民光大戏院(今胜利电影院)、国际大戏院(今国际电影院)等。由当时担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的夏衍负责,着手进行上海的社会主义国营电影制片机构的筹建工作。
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厂址梵皇渡路(万航渡路)618号,后迁移到漕溪北路595号。于伶、钟敬之任正、副厂长,徐韬、蔡贲为正、副秘书长,陈白尘、张骏祥任艺术委员会正、副主任。下设5个摄影场,以摄制故事片为主,同时摄制美术片、科教片和译制片。
1950年至1952年,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仍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于伶任厂长,叶以群、蔡贲任副厂长。其间,上影创作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1957年4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为联合企业性质的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3个故事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简称“江南”)、海燕电影制片厂(简称“海燕”)、天马电影制片厂(简称“天马”)。与此同时,原属上海电影制片厂领导的上海美术片组、译制片组和洗印部门,分别改组扩建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上海电影译制厂(简称“译影”)和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1958年10月,上海电影制片公司改为上海市电影局。同年,为支援华东各省新建电影厂,江南厂建制撤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海燕、天马两厂停止生产。1972年后,在恢复拍摄影片时,曾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1977年,海燕、天马两厂合并。正式恢复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徐桑楚。之后相继担任厂长的还有吴贻弓、于本正、朱永德等。
当年没有明星和流量的概念,在王诗槐眼里,进出上影厂大门的演职人员是文艺工作者,自带光环,神圣超脱于凡俗。
1981年正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时,上影厂就选中王诗槐,想让他担任电影主演。但阴差阳错,正在排毕业大戏的王诗槐失去机会,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话剧团任演员。好在随后,王诗槐在电视剧《华罗庚》中的演出声名鹊起,并在根据艾芜名著《南行记》改编的影片《漂泊奇遇》中饰演男主人公漂泊者。1984年,他正式...
上海,真正成了他的家。上影厂的大门,正式向他打开。
与大师同行
早在1977年第一次到上海,在上戏报到时,王诗槐就隐隐觉得,上海这个地方,会成为自己的福地。
这种对上海的好感,源自在老家安徽巢湖地区文工团时的经历。青年时代,他从合肥懵懵懂懂进入巢湖地区的文工团。起初,他对话剧、舞剧、歌剧等艺术门类并不熟悉。团里有一些从上海过来的文工团员,还有一些从上海到安徽插队后考入文工团的知识青年。这些同龄人,为文工团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
最直观的是,上海人总是在穿着方面非常注意。虽然在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大家在服饰上几乎翻不出什么花样,但上海人总是能以别出心裁的打扮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在穿着统一服装时,上海人会搭配一条围巾或者一枚胸针,上海人会穿一双皮鞋来搭配西裤。他们总是人群中惹人注意的存在。在饮食上,上海人会在食堂吃大锅饭时,取出一只从家里带来的小小玻璃瓶,姿态优雅地从中拿出一只醉蟹,然后津津有味地拆壳品尝。他们总是与众不同,像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家。他们身上这份不自觉流露出的体面和讲究,教人对上海这个城市也充满好感和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土壤会培养出这样一群人呢?
1984年正式成为上影厂的演员后,王诗槐有机会充分接触上海人。
解放前就在上海拍戏的演员刘琼,随身带三种烟。抽烟时的姿势和缓缓吐烟时的派头,犹如电影场景。刘琼还懂衣服料子,进了裁缝店,用手在陈列的外套上一捻,就能说出毛料产地。这些上海人随意展示的生活细节,足够教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瞠目结舌。但更令王诗槐印象深刻的,是上海老演员们在业务上的讲究。
拍《卧底》时,舒适老师能自己拉京胡。拍摄《诈骗犯》时,仲星火老师自己带着工具来化妆。这些前辈演员会把角色吃透,会把细节琢磨到最准确的地步,会和导演探讨并和对手演员商量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拍于本正导演的《漂泊奇遇》时,演土匪舵把子的李纬老师是片场岁数最大的演员。他不仅将自己的台词谙熟于心,也把整部电影里其他所有演员的台词都背了下来。即便这天没有自己的戏,他也会到现场去。一个镜头拍好,王诗槐跑下来问他意见,李纬老师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哪些不错,哪些可以改进。这份对工作孜孜以求的态度,也让王诗槐日后悟出许多对表演的思考。
1985年,王诗槐在根据曹禺著名话剧改编的同名电影《日出》中饰演男主角方达生,该片获得了第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拍摄《日出》时,内景就是在漕溪北路上影厂的棚里搭的。拍这部电影和另一部《同归于尽》的时候,都在不远处的乌鲁木齐路取景。浓荫下,带有年代感的马车经过,似乎也将旧日的上海风情和眼前的现代都市场景重叠。
学生时代,沿着上戏往上影方向走,师兄师姐会告诉王诗槐,沿途那幢楼里住着白杨,那里又是张瑞芳的家。看到仰慕已久的前辈大师就住在自己目力所及之处,王诗槐感到好奇,也心向往之。
以上影厂为核心,构成一个小小的王国。王诗槐怀念在这个王国里度过的时光,他说:“我已经退休了。现在当我说怀旧的时候,除了谈论童年,更怀念的是进入上影前后的时光。一切都好美好。当时对艺术的纯粹的向往,正是今天的怀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