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台词有一个套路,就是说得越狠越好。就像是出轨的男人在向老婆证明自己的爱情——我都干出这事儿了,还不能说明我爱你吗。
对此我只想说:
另一种心灵鸡汤式经典台词则多见于现代剧。尽管跟上面的例子比少了一些霸气,但是胜在缠绵悱恻,让剧中角色一个个看起来都很有文化。
比如《亲爱的翻译官》中,女主不愿男友和好时没有直接说“咱俩不可能了”,而是使用了文言文中的语序倒置:
《何以笙箫默》中的男主拒绝别的小姑娘示爱时,也没有说“我心里有人了”,而是含蓄地表达“我不愿将就”。
句子本身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但重点在于内容撑不起形式。
表面看来深情又通透,但内容的核心还是“你爱我我爱你”的老一套,也就避免不了一股情感导师的味道。
以上这两种“经典台词”虽然风格不同,但其中让它们显得蠢乎乎的特性却是共通的——
徒有洒狗血的情绪,却没有相应的情节支撑,更没有对角色内心的深入挖掘。有些甚至根本就是网上的鸡汤段子,安在哪个人物、哪部剧头上都没什么差别。
这样没头没尾的台词连起码的共情都做不到,更遑论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也难怪它们只能靠煞有其事的文采与深情,存活在小学生的QQ签名中。
02 被降维打击的不止是台词如果说国产剧“经典台词”水平的逐渐降低,反映的是制作方的粗制滥造。
那么当我们再也看不见让人眼前一亮的对白,或许更意味着整个影视行业对于台词审美追求的全面降级。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不少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的台词都出自经验丰富的作家或者编剧之手。
比如经常因为台词被提及的《大明王朝1566》,编剧就是曾先后写出《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的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