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给《哆啦A梦》安上略带黑暗色彩的结局,网上还有这么多人信,难道不觉得和原作欢快的氛围冲突吗?
但其实《哆啦A梦》不只是一部子供向动画。
在本篇的一些小章节中,就出现过诸如恶魔护照、人类制造机、间谍卫星等不那么童真的道具,他们的力量过于强大、邪恶,不免让人联想到纳粹主义、克隆人伦理等社会问题。
藤子·F·不二雄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你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视角来画儿童漫画,也不能去创作那些你认为孩子会喜欢的故事。你需要创作的,是你喜欢而孩子们也恰好喜欢的东西。你要保持与他们相同的高度,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
因此,在《哆啦A梦》作品里,往往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既能有“通感”,又能从各自的视角获得感悟。一些情节小孩觉得搞笑滑稽,大人可能会看得细思恐极。
后藤子时代的创作团队显然也延续了这样的思路。比较集中体现的地方就是《哆啦A梦》的剧场版,基本每部都有一个核心主题,今年儿童节上映的《月球探险记》说的是“想象力”——又一个小孩和成人都知道,但理解不尽相同的话题。
而《哆啦A梦》能在诞生的几十年后,仍然活跃在银幕上,给大家带来快乐和思考,可能是要感谢下没有结局,也没有人限制了系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