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阳泉闹市的古稀老人刘世海,家族斫(音同“卓”)琴工艺已经传了五代人。作为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代表性传承人,他坚守古法工艺,200道程序,三年方能做出一张古琴。
斫琴师隐于阳泉闹市
地处繁华闹市的阳泉城区太上小区里,大多是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1月15日上午,天气晴好,不少悠闲的居民在楼下晒着太阳。
山西晚报记者见到刘世海时,他正在楼下与老友在棋盘上厮*得不亦乐乎,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刘世海与大多数退休在家的老人一样,闲暇时将下棋视为一大乐趣。
说起70岁的刘世海,没几个人不认识。熟识的邻里都知道,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块块木板上抠抠挖挖中度过的。
许多人看着他做琴做了20多年,却不一定知道,这个操着一口保定方言、爱下象棋、看起来跟普通的退休老人无异的老头,其实是一位身怀古法制琴技艺的斫琴师,有着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推开刘世海家老旧的大门,是另一番景象,预示着这位古稀老人的与众不同:狭小的室内,目之所及,除了家具,就是堆放着的层层叠叠的木头,靠墙摆放着的一张张未完工的古琴,点出了老人的身份——斫琴师。
古琴又名七弦琴、瑶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斫琴代表的是整个制琴的过程。古琴艺术虽然早在2003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也是唯一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族乐器,但一直处在曲高和寡的孤寂境地,现在学习古琴弹奏的人越来越少,会手工制作古琴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整个阳泉,用古法手工做古琴的人恐怕只有我一个。”刘世海感叹道。
46岁开始制作古琴
中国自古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的说法,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为君子的必修课之一,堪称高雅的代名词。
刘世海与古琴的结缘,要追溯到他的太爷爷那辈。刘世海祖籍在北京市宛平县卢沟桥村,祖上家境优越。刘世海的太爷爷和爷爷均是爱琴之人,尤其是爷爷,还做过木匠,掌握了一套斫琴工艺。上世纪初,刘世海的父亲因修石太铁路,举家迁到了阳泉。刘家虽然没有人以木工为生,但木匠工艺却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直到刘世海这辈,这当中也包括斫琴技艺。
只是,年轻时的刘世海不懂音律,不爱音乐,整日与汽车机械打交道,几十年没做过一张古琴。46岁那年,他16岁的大儿子对古琴萌发兴趣。当时市面上一把普通的古琴也要卖几千块钱,为了省钱,刘世海凭着幼时看父亲做琴的记忆,开始动手制作古琴。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3年,再也没停手。
“要做好一张古琴,首先考验的就是耐心,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必须按部就班慢慢来,稍有一点急躁,就有可能毁掉一张琴。所以古法斫琴最能磨性子。”刘世海说。
为了做好古琴,刘世海将家中的阳台改造成了工作室,除了木材,最多的就是大小各异的刨子、锯子和刻刀。每天上午,他会趁着阳光正好,雕琢古琴底面,随着他的手起刀落,木屑在阳光下飞舞。
细算下来有200道程序
从选料、裁锯、刨制、挖槽、粘合,到推灰、打磨、徽位、漆面、推广……刘世海完全采用古法斫琴,细细算下来竟有200道程序,一张古琴从开始到完成,需要三年时间。
斫琴,选料是第一步。为选到上等的制琴木料,刘世海和大儿子专程去南方淘从旧房子拆下的老木头。“因年代久远的木头,木质干透,能很好地传音共振。”花了大力气收回来的杉木,是上好的制琴原材料。做琴时,刘世海总会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了一块好木料。
因为是用古法纯手工制作,工序多而繁杂,要做出一张好琴并不容易。选好木头后,刘世海通过观察木质的纹理,定好琴头、琴尾,在做成毛坯后还得搁置一段时间,待木性稳定后才能继续往下做。
刘世海做的古琴结构合理、工艺精湛、形制大气、音色圆润,经常还未成型就有买家求购。
在多年的斫琴生涯中,原本脾气暴躁的刘世海收获了许多修身养性的乐趣,制作古琴和下棋成了他生活中的两件重要的事。
“以前只是自己做琴,没有申报传承人的意识。我家的斫琴工艺已经传了五代人了,希望以后能一直传承下去。”刘世海说。
从刘世海太爷爷时期的无心插柳,到他的有心栽花。如今,刘世海的大儿子已是一名专业的古琴师,成了刘家斫琴技艺的第五代传人。“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琴,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也让更多人听到古琴音。”刘世海说。山西晚报记者 霍雪飞 通讯员 荆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