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中,一名22岁的女孩杨惠敏,作为战地服务队童子军的她,总想为谢晋元与壮士们做些什么,她带着一面国旗,在夜晚夜黑不见五指中,冒着生命危险,通过租界,将它带到了四行仓库。
杨惠敏作为女子,她的铿锵气魄,给士兵们带去鼓励与气势。当四行仓库的三面都飘扬着日本的太阳旗时,这面缓缓升起的中国旗,迎风飘扬,分外显眼。
那是中国军队坚持奋战的证明,也是中国必胜的信心。那面迎风的红旗,让对岸的上海市民沸腾骄傲,让西方媒体看到中国力量,也让扬言“三天灭掉上海”的日本恼羞成怒。
英雄的背后是人民,让四行仓库的普通士兵瞬间成长如钢铁战士般的动力,是为了这个国家千千万万的祖先后代再也不受屈辱,“丈夫许国,实为幸事”,英雄让人敬佩,人民让人感动!
八佰壮士的延续八佰壮士的战事最后胜利了吗?
也许继续打下去,在武器旗鼓相当,人数虽有偏颇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凭着一股士气,倒也未必会见得输。
日军却远无法承受输掉淞沪会战的屈辱,他们带着一股傲气试图快速占领中国的野心,四行仓库的坚韧一方面让他们敬佩,另一面也让他们恼羞成怒,并开始采用一切极端手段,不计后果,企图攻击四行仓库的孤军。
坚守战役四天后,谢晋元收到了蒋介石下达的“撤退”命令,曾再三表示“全营将士准备与仓库共存亡”的谢晋元后来得知,坚守四行仓库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打赢战役。这场必输的军队坚守的原因,是蒋介石希望通过中国军队顽强奋战的决心获得国际支持而”表演的一场秀”。
这场“秀”并没有帮蒋介石获得期待的国际支持,面对徒增部队炮火的日军及调集高射炮的增多,英租界开始感受到安全威胁,并以“人道主义原因”要求蒋介石停止战斗。外交计划落空,又承受英美等国压力的蒋介石,只得下令撤退。
这个结果,并不是谢晋元能够承受的,他声泪俱下地祈求,然而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同时,为了租界另一边千千万万的中国平民的生命,谢晋元接受了撤退的要求。
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抗日战争如果光靠四行仓库的四百士兵,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租界另一边那四十几万的中国人同样站起来,中国才会有希望。
站在苏州河的另一面,看着人民日益高涨的热情和士气,他在等待,等那群人民都苏醒过来的心。
谢晋元向全军下达撤退命令,他和营长开始具体商量撤离事宜,看似简单,实则险象丛生的撤退,是四行仓库全体士兵最后的挑战。
正因为撤离,人们才得知,原来四行仓库真正的人数是四百多人,而非对外谎称的八佰壮士。
最终,在日军用探照灯和4挺机关枪封锁撤退的必经之路,还配以各种轻重武器进行压制时,敢死队拼死抵抗掩护,最终顺利全体撤退,共伤亡人数22人,安全撤进英租界300多人。
但一进入英租界,遭受日本威胁的租界就缴械和软禁了谢晋元和他的部队,迫于中国民众的压力,租界最终没有将谢晋元及其部队交给日本人,却将其软禁长达4年。
在这4年里,谢晋元与部队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他仍坚持率领将士每天准时出操锻炼,还自行举办运动会,唱歌会。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照例带兵出操时,被汉奸汪精卫收买的士兵击*,猛刺谢晋元的胸部和太阳穴。在被软禁的4年期间,曾无数次逃过日本浪人和特务暗*的谢晋元,却没能逃过这次刺*,年仅37岁,就牺牲了。
壮士虽死,虽败犹荣。
四行仓库和谢晋元的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了。然而,失败的战是否就不打了?
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时写过:“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死去的谢晋元和这场必定失败的战役,却永久地活在当代人民的心里。
当上海30万市民听到谢晋元逝世的消息时,举国悲愤,市民自发涌入马路吊唁,各界人士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
这场战役最终以“失败”落笔,却唤醒了千千万万被压逼的中国人抗战的心,就如鲁迅渴望用文笔去唤醒中国人沉睡的心般,四行仓库保卫战并不是一场做给外强的“秀”,却是一场民族奋战苏醒的战役,正因为谢晋元和无数牺牲的普通士兵的事迹,才引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站起来,踊跃加入抗战。
失败的战役,带来的却是希望的光焰!
欢迎关注@吴妍丹,持续为你传递正能量,一起成长,共同学习,追梦的路上并不孤独
文章故事部分来自《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下方链接进行购买阅读,书籍讲述历史背面让人觉得温暖的故事,以及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感想随笔集,有历史人物篇,也有战争篇。
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