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古树
这一天,我在一株古树旁停住了。问农便转向了与树语。当地人称这株古树为神树,也有人封它为竹寿镇联合村的风水树,据说曾经一共有三株,村里人为了储水建水塘,只留下了这一株。而正是这一株,一头深深地扎根在千年的土地里,一头指向无尽的苍穹,只因了有一种神奇的鸟叫大紫胸鹦鹉。它们择木而栖,唯认准了这株古树的树洞安家才低下了高昂的头,并将粗壮的身躯倒向一旁,让那些新生的鸟儿有了好几个温暖的小窝而不再候鸟南飞。村里的人也世世代代守护着这株带来福音的树和这群特殊的鸟,年复一年,相生相依。村里的爱鸟护鸟人孙兴兵每天都带着苹果、梨子、核桃来喂鸟,风雨无阻。一来二去,鸟儿越聚越多,吸引了一批批“好摄之徒”前来观鸟拍鸟又发到网上去,竟催生出一个新行当“观鸟经济”。头脑灵活的孙兴兵摇身变成了鸟的经纪人,他在镇里县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自投资金建了观鸟区,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甚至准备放弃原来的养牛生意,在爱鸟护鸟的前提下,一心一意做大观鸟游摄经济。
后来发现,在宁南,原来像这样古老的树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骑骡沟镇那株最老的古桑树,一千多年的根须和庞大的枝系见证着宁南种桑养蚕的历史脉络,每一株有来历的古树都像一位智者。与之絮语,我像是听到了久久远远的世事变迁和经年不息的岁月故事。
核桃园
而当我坐在幸福镇里那株一千六百多岁,人称幸福树的黄桷树下喝着来自幸福茶岭的幸福茶,敲开宁南幸福核桃里的果之秘密,在氤氲散开的茶香里和村里的老人陶文万唠闲嗑时,从“大佛场”到“幸福乡”,“佛”即“福”,再没有比此时更明白所有跟幸福有关的名字里包含的深情了。而当陶文万用一句“我才78岁”开头时,我转而被他这份质朴的天真而感动。他讲到了小时候调皮围着这株老树爬上爬下掏鸟的趣事;他讲到了经人介绍两心相悦牵手至今的婆姨的美事;他讲到了两儿一女6个孙辈,打工的打工,读书的读书,喂蚕的喂蚕,各司其职的家事;他还讲到了一家和和睦睦从未红过脸吵过架的欣慰之事;当他讲到2022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党章时,终于按捺不住有些小激动了。我从他古铜色的脸上看到了风吹日晒的痕迹,更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平常人家的幸福点滴。这份幸福是从盘根错节独木成林的幸福树上流淌出来的,是从三株彼此守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核桃树,每年农历七夕用“开杆节”的方式为黎明百姓祈福和收获的果实里触摸到的;是从地处苍山腹地的幸福茶岭,那清澈的溪流、参天的古树、翠绿的植被、飞翔的翼鸟编织的旅游胜地里体验到的;是从那株承载着千百年历史风霜,死亡后又涅槃重生的“飞蛾槭”的图腾里领悟到的,它不仅用自然界生命的神奇传授着长寿的秘诀,更是在120多年的光阴里,带给人们稀有的美丽,无限的柔情,如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似女友依偎亲密的恋人,永远根植于山民们的日常生活和灵魂深处。
4
夜幕降临时,当我穿过蓝色的梦幻温泉,回到凯地里拉童话般的小木屋,一个人整理思绪时,常常忍不住浮现出太多的画面。那些天生丽质的美景、那些流动的时间,以及被镜头秒过的霎那,将宁南的层次一次次拉满。
虽说是一路颠簸,惊魂未定,但终于攀上鲁南山的山顶。山顶的温度凉爽宜人,而狂风却吹得酣畅淋漓。不远处一排排高耸入云的风车,正张开有力的臂膀,勇敢地迎风起舞。而当一群人惊讶地发现,那个他们熟悉的茅盖堡堡山峰更像是宁南的冈仁波齐时,顿时觉得这一路太值了。大家都惊奇地说不出话来。而年轻的石梨镇卢镇长一边拣拾着游客留在山上的塑料袋垃圾,一边像是要特意为沿路的颠簸充满信心地做个说明,正在修建的宜攀高速最多半年通车在即,石梨镇是全县唯一设置了两个互通出口的镇,鲁南山的文旅开发大有希望,春赏花夏避暑秋阅林冬赏雪,还有立体观光农业可看到高山红米种植,稻田养鸭、各种水生植物、水果采摘、农家乐、网红打卡等,多着呢。这个胖胖的拿了好几个文凭还在继续读研的40岁的彝族镇长,把对家乡的期待满满地写在脸上。
宁远塔
宁南的黄昏美得醉人。迎着落霞跨过金沙江大桥,经过热气腾腾的夜集,绕上4A级景区金钟山那天,是一个风里含着咸咸热气的傍晚。站在塔高60.1米共有九层的宁远塔跟前,忽然感觉跟250年前毁于战火后又复建的年代接了轨。景区负责人介绍说,这座宁远塔最早建于南诏唐贞观至天复年间,站到宁远塔九层塔顶可尽览宁南县城全景,大有九九归一的帝王豪气。到了秋冬之季,满目金黄的金钟山状若一口金色大钟,一边唤醒黎明,一边送走黄昏,其名字也由此而来。这里是宁南人休闲健身的好地方,一直免费开放。夜晚的星空下,宁远塔亮起了蓝色的光带,就像套在某颗星星上的一只手环,熠熠生辉。顺着灯光照亮的石梯一路下行,十二个室内体育健身场馆灯火通明,篮球、乒乓球、网球,看到的是挥汗健身的市民,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呐喊声声。
与之相反的是与政府大楼相邻而设的宁南县图书馆,明亮的馆内却是安静阅读的市民。我再次惊讶于在小小的县城里,却拥有一个面积3000平米,馆藏图书近32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9.6万册,年入报刊杂志180种,每周免费开放60.2小时,涵盖各门类各年龄层,正在创建一级图书馆的书香之地。据介绍,宁南县城镇人口约4万人,目前已办理借阅证就有1万余张,年平均外借量可达20万余册次,年均接待读者达21万人次,按照服务人口比例计算,在四川省同级图书馆中已名列前茅。染染书香,宁静致远,我又看到了华弹镇那个傲然挺立在空中,像一支文笔的字库塔,宁南人是把耕读传承、读书教育深深地浸润到骨子里的啊。
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车间
当我沿着黑水河徜徉在百里蚕桑长廊,站在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电站的大坝上研读当代“水经注”,顺着金沙江追寻独特的金沙彩石丰富的纹理和彩石文化,拟或闻着饼香走进非遗手工传承人何香小小的饼屋,当我再一次靠近他们时,我在叶宴、问农、丝语、读石、观水中像是一下顿悟了,似乎触摸到了幸福宁南的根。幸福在哪里?幸福就藏在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创造里,也藏在精心的耕耘和闪光的智慧中,更是在有温度的一溜而过的平常日子里。当见过了那些动辄数百上千年的古树彩石,他们历经风霜雪雨,日光照射以及江水冲刷,他们一如真正的长者,早已将宁南这本生活的大书在沧桑岁月里翻了又翻,读了又读,日子该如何过,什么是甜蜜的幸福,一一写在了密密的皱纹和深深的年轮里。
我们在春天里相约,在夏天里相见。愿一切遇见的都刚刚好。让我再一次把菊花茶里的金黄,冬桑水里的清凉以及桑椹酒里的果香,还有手工荞饼里的温情,宁南非遗豆腐干绵软的味道,连同夏天的橘子味天空一起送给梵高,送给热爱生活的人,然后一起朝着宁南的方向,回味那些盖碗茶配千层包的清晨,那些鸟鸣声声划过的弧影,那些风吹叶浪的午后,那些走过的山行过的路和遇见的人……
盛红,曾用笔名安闻。现居成都。资深媒体人、策划人、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画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先后出版散文集《光阴U盘》《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芳踪集》及小说《成长是种柔软的痛》。合作编撰财经人物传记《封面人物》,在《读者》《散文》《福建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等文学期刊和主流媒体发表各类文字作品150余万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