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桥头遗址出土彩陶
上山文化遗址群普遍发现了栽培稻遗存,其所在的钱塘江上游地区为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起源地。
从五千年良渚至七千年河姆渡,从八千年跨湖桥到万年上山,上山文化将浙江的历史推进到万年前。
浙江文化之源,在这里。世界稻作文化之源,在这里。
【2】
如果你到浦江上山遗址公园参观,会看到展厅里挂着“万年上山世界稻源”的题词,题写者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讲到上山遗址,必然要请出这位明星代言人,那就是稻。
上山稻,是世界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为什么这么说?
很多人都会记得,那颗得靠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小的黑点。2005年,第一粒比较完整的炭化稻米,在上山遗址中发现了。
万年一粒米
它粒长3.732毫米、宽1.667毫米、厚1.723毫米,在属于上山文化早期的灰坑(H461)中被发现,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
在这粒炭化稻米中,我们看到了绵延万年的人类文化基因。
目前,上山遗址已经发现了4粒这样完整的炭化稻米,经分析研究,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
上山遗址的陶器多为夹炭陶。夹炭陶,这一颠覆了洞穴阶段粗陋夹砂陶传统的崭新陶系,似乎为了告诉我们,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最重要的是,上山早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夹炭陶,都掺拌了密密麻麻的碎稻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谷糠,证明稻米已经成为上山人重要的粮食之一。
最早的“谷糠”——掺和在上山遗址夹炭陶片中
蒋乐平用石磨盘进行稻谷脱壳实验
考古人做过一个试验:把适量的粳稻,放在上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上,然后用石磨棒挤压搓磨,5分钟后,随便抓出一把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谷壳的粉碎程度,包括形态,和夹炭陶中的碎稻壳完全一致。
最惊人的发现,不只是稻,而是两个关键证据。
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的稻遗存中,分析出了小穗轴的残体——小穗轴,是判断栽培稻和野生稻最为可靠的依据。上山遗址出土的小穗轴部分出现了栽培的特征,部分保留野生的特征,可见处在稻驯化的初期阶段。
这还不够硬核。上山稻遗存中还发现了稻壳与稻杆、稻叶的混杂现象。这说明上山人已经告别了“摇穗法”的自然采集阶段,他们把稻杆、稻叶拢在一起进行收割,这种行为的出现,正是稻作行为的核心特征。
这两点思考,是上山稻作文化的基本构建。这说明,上山人不仅有稻,还有完整的稻作行为。
在上山稻后续的研究中,相关证据也得到了丰富和加强。比如,水稻植物硅酸体分析也证明上山文化稻谷经过了驯化。还有稻作行为,又增加了微痕和残余物的分析数据。
比如,在抽样选取的上山遗址石器中,石器的刃部普遍发现水稻植物硅酸体。高倍显微镜发现的微痕显示,上山遗址出土的镰形器、石片石器等器物上,发现有收割禾本科植物的迹象。这表明水稻的收割工具已经出现。
而残留物分析发现,遗址中出土的磨盘和磨球上也存在水稻植硅体,表明这两种石器具有碾磨脱粒的功能,同时,也用于碾磨橡子等坚果类食物,说明磨盘可能是一种混合型功能的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