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白孝文媳妇大姐儿死的时候,白孝文正在卖那三间房,后来还去破窑洞里和小娥厮混,他半夜到家时,媳妇的身体都冷了。
大姐儿比孝文大三岁,因为有扎花手艺,白家对这个媳妇很满意,因为娶了她,家里就多了一个壮劳力。
原著大姐儿很能干,身体像男人一样强壮,整日在屋里扎花,孝顺公婆,还给白家生了两个儿子。
而剧里的大姐儿尖酸刻薄,还有点小心机,婚后还有点作,在婆家经常挑事,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
读过原著的都知道,白孝文媳妇是饥荒年饿死的,而这点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白嘉轩是族长,在白鹿原上是大户人家。
可事实上,白嘉轩就算白养着长工鹿三,也不愿意给自家儿媳妇一口吃的。他对大姐儿心里有恨,恨她无能,不能拢住孝文的心,孝文和田小娥整日鬼混在一起,害他丢了面子。
原本大姐儿和白孝文也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那是在刚结婚时,孝文在媳妇的调教下刚明白男女之事,两人日日黏在一起。
后来,白嘉轩看孝文教书时脸色蜡黄,精神状态也不好,想着是晚上纵欲过度。
白嘉轩想让媳妇仙草跟儿媳妇亮亮耳,仙草不肯,恳求婆婆白赵氏去说。
哪知婆婆说了效果也不好,孝文和媳妇还是一如往常,于是白赵氏只得听孙子和孙媳妇窗户边,夜夜提醒。
自此,白孝文那方面就不行了。渐渐的,他和媳妇儿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
白孝文原本就对黑娃媳妇田小娥有好感,后来鹿子霖让田小娥用美人计勾引孝文,孝文没扛住,还对她越来越痴迷。
刚开始白孝文和田小娥是偷偷私会。后来被父亲白嘉轩发现,在祠堂行了刺刷的处罚,白孝文就破罐子破摔,大方和白小娥住在窑洞里。
白孝文原本是下一任族长,被家族寄予厚望,因为长期被父亲压制,学各种族规礼仪,和小娥相好后,在原上脸面尽失,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自家媳妇没有小娥性格好,也不如小娥漂亮,还老爱管着他,所以他更喜欢和田小娥在一起。
白孝文在祠堂受罚后,白嘉轩对他很失望,决定分家,分给了他三间房和八亩多田地。
灾荒年间,白鹿原上粮食绝收,白孝文一家没吃的,他去同父亲白嘉轩借粮,父亲不肯,于是白孝文求着鹿子霖卖房卖地。
白嘉轩对儿子很绝情,不肯借给儿子粮食,怕自己孙子饿着,就让孙子来他们后院吃饭,白孝文卖了房和地的钱都给了小娥,唯独大姐儿一人饿着。
她婆婆仙草时不时背着公公塞给她一碗半勺,她饥肠辘辘却难过得吃不下去。
她曾鼓足勇气向孝文抗争,说:“地卖下的银元不论多少,不见你买一升一斗,你把钱弄了啥了?”
白孝文眼睛一翻:“你倒凶了?你倒管起我来了?”
她说:“我凶啥哩我管你啥来?我眼看饿死了,还不能问你买不买粮?”
白孝文冷着脸说:“不买,你要死就快点死。你不知道死的路途我指给你;要跳井往马院子去,要跳河跳崖出了村子往北走,要吊死绳子你知道在哪儿挂……”
大姐儿曾去窑洞找过白孝文,大骂田小娥不要脸,被白孝文打的鼻青脸肿像拖死猪一样拖回家。
大姐儿死的时候,通身已经黄肿发亮,隐隐能看见皮下充溢着的清亮的水,腿上和胳膊上用指头一按就陷下一个坑凹,老半天弹不起来。
她的脸上留着一坨坨乌青紫黑的伤痕,那是孝文的拳头砸击的结果。
她预感自己将死,用尽最大的力气走到后院阿公面前说:“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咧懒咧瞎咧好咧你都看见。我想过这想过那,独独儿没想过我会饿死……”
这是她最后的委屈和不解,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大姐儿的死归结于两个人,一个是丈夫白孝文,一个是公公白嘉轩。
相较于公公白嘉轩,白孝文对自家媳妇的行为更让人不齿寒心。
大姐儿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女人结婚就不得不依附于男人,遇到绝情只顾自己的男人,就会有许多的大姐儿。
就算他再不喜欢自家媳妇,可她毕竟对这个家付出过,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而白孝文却看着她活活饿死,真的太自私绝情了。
白孝文后来为了权益官位不惜伤害同事兄弟,这些都可以理解,而他看着媳妇饿死,才是白孝文最大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