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伊始,顾胜男假借试菜的名义为经理精心烹饪美食,面对其他厨师的贸然进场,二人躲躲闪闪,明显假公济私。在胜男等待二人关系升级的时候,经理率先摊牌:“我喜欢吃你的菜,但你不是我的菜。我喜欢肉多的,你连最该有肉的地方都没有。”
此后顾胜男获得地产大佬路晋的青睐,经理找到她想重新和胜男修正关系,特立独行的胜男没有委曲求全,果断将其踢开。
酒店经理以喜好“食肉”为由,委婉拒绝身体瘦弱的胜男,而当胜男崭露头角,却妄图再次接近利用胜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典型的“功利型婚恋”。
对于这种婚恋观,钱钟书在《围城》中亦有讽刺:
“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嫁女儿一定要嫁条件优于我们家的,娶媳妇一定要娶条件不如我们家的,其实这种讽刺不过是现实生活中情感市场化、商品化的缩影,“闻着臭、吃着香”,生活充满功利,依靠短期收益维系双方感情,一旦既得利益减少,婚恋随时可能出现危机。
(2) 胜男的闺蜜招娣和路晋的助理小孟:快餐型婚恋
胜男的闺蜜招娣靠网络直播为生,在她的眼里:“真正的自由就得拿钱砸。”
招娣和胜男谋生手段不同,却又殊途同归。胜男渴望自身价值被认可,金钱是结果也是附加价值,而招娣则希望借金钱完成自我升级。二人相同之处在于,均依靠小人物的生存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换取自由,而不是依附男人、接受利益捆绑。
因为胜男和路晋的情感纠葛,招娣和小孟顺势走到一起,吃火锅的时候,二人关系得以挑明:
招娣:好吃的东西,吃一次就算了吧?
小孟:我老板是个吃货,你的闺蜜是个厨子,只要他们可以吃,我们就可以一直吃下去。
招娣和小孟这种“快餐型婚恋”其实顺应了当下环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成本的提高,高效且精准地达成所需已经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婚恋观。当然,“快餐型婚恋”并不意味着男女双方的情感存在缺陷,一切还需要各自的悉心经营。
(3) 私人女厨与路晋:契约式或精神型婚恋
当接到父亲电话的敦促,路晋重新切换生意头脑,远离不受自己控制的胜男(爱情),并决定收购胜男所在的酒店,在这期间林志玲扮演的私人女厨出场,她已经跟随路晋7年,并且在最初就已经抱有只为他一个人做菜的觉悟。
私厨这一角色的作用主要有4点:
- 首先,映射路晋有情感并且需要陪伴,但自我没有发现,情感也没有得到唤醒;
- 其次,为男女主人公之间感情的发展设置障碍、激化矛盾,进而促使感情升温;
- 第三,暗示现实中存在的契约式或精神型婚恋;
- 第四,降解路晋男权的主体地位,即便是私厨也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在顾胜男看来,私厨的角色是不被允许的,因为
“吃饭是很私密的事情,一个人怎么可以同时吃两个人做的菜。”
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顾胜男模糊的爱才变得清晰。同时,当路晋邀请私厨坐下来一起吃饭,私厨也意识到,7年的契约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路晋要吃的已经不仅仅是饭了,她的存在不再有意义。
导演对几个关键女性的塑造,说明女性意识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觉醒程度越来越高,女性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独立也逐渐成为主流。尽管如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玛丽苏”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对自我和另一半的高估只会加大自我心理落差,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自我才是不二选择。
4、美食隐喻生活:回归烟火味方可找回生活的真谛意大利导演、电影理论家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曾说:“电影靠隐喻而生存”。美食作为情感迸发、*调动、换回本我的重要方法,其本身就具备强大的隐喻能力。国产美食电影,诸如李安《饮食男女》、徐克《满汉全席》、周星驰《食神》等,都是利用了这一点,但《喜欢你》与以上三部影片略有不同。
《喜欢你》以“饮食”、“男女”作为切入点,通过食欲调动情欲、由情欲升华情感、借情感感悟生活,这种手法的应用与传统小妞电影相比无疑要高级很多。
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调动是合理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
“食欲和情欲自然流淌,任何压抑都会产生桎梏人性的力量。”
另外,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上来讲,当本能受到现实约束、甚至发生冲突,人性的自由可以在美食中找到突破口,人类真实的情感与*可以得到合理尺度的宣泄。就像男主角路晋,虽然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西装笔挺,但关起门来吃饭依旧是要去伪存真、随性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