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上映。10月4日,一则标贴为“中影人事大变更:喇培康、江平卸任,焦宏奋、傅若清履新”的新闻,在电影人的朋友圈间疯转,消息称“本次换届中当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的傅若清,有着丰富的电影行业经历”。据了解,傅若清曾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任中影集团董事、副总经理,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任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从2014年6月起,他开始担任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和我的祖国》总出品方和发行方,董事长傅若清正是这部电影的总出品人。尽管公众对傅若清其人知之甚少,但这部电影上映后出色的票房成绩和口碑反馈,让他此次 “履新”显得尤为顺理成章,甚至生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议论。
“这个消息9月26日就对外公布了,到了10月4号才发酵出来。其实这是8月底的事儿,因为要走上市公司换届程序,期间有一个公示期,所以到9月底才落定。”坐在庚坊国际华夏电影的办公室里,傅若清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我挺简单的,60后,北京人。大学学的是精密机械专业,毕业就进了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后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了经营管理专业。”
傅若清在华夏电影的办公室
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影《*手情》,是傅若清全程参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
“我一直都是在做电影创作背后的技术支持。第五代同期出来的摄影师,王小列、赵晓时、赵非、侯勇跟我都非常熟,他们当年用的机器都是我提供的。”1999年成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也并入其中,“那个时候恰好也是中国电影的低谷,电影行业的关注点也开始从拍摄技术层面往放映层面转移。”
作为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的“一把抓”,傅若清对影视行业的诸般技术环节可谓“门清儿”,“这个产业链方方面面的环节我都亲身经历过。打个比方,你说要添置新的摄影机,还是要买一批影院座椅,要换整块银幕,分分钟打个电话就办好。”2007年,傅若清升任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之于业界人士而言,人们更愿意把他视为刚刚落成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以及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前沿负责人。这期间,电影《赤壁》《铁人》《孔子》《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飞天》等影片,都曾在此完成部分拍摄及后期制作工作。
在去年《光明日报》社主推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中,傅若清获选。给他的颁奖词为——“俯身前沿一线,紧贴时代脉搏,他是驻守在电影发行行业的排头兵。传承优秀文化,播散时代精神,他是奋斗在影视传播领域的带头人。”
“‘俯身’太文学色彩了,我一直在一线倒是真的。这个十一(假期)一天也没闲着,电话、微信,时时刻刻跟着我们的宣传团队和发行团队。《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电影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好的,要把不同资源类型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够实现最大值。”傅若清说。
公映75天后,《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已经突破29亿元人民币。这部创今年10月票房冠军的电影,也是影史国庆档的票房冠军。然而,很多人都关注到一点,公映前电影的定档海报中,主创一栏里总导演陈凯歌、总制片黄建新、总策划张一白,独独缺了“总出品人”一角。“一开始是我刻意回避的。我希望观众走进影院,是冲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我一蹦出来,好像就成了一种‘国有’或者行政力量显现的符号。电影公映后,特别是十一期间票房蹭蹭蹭地,一天几个亿往上涨。我一看,得了,‘总出品人傅若清’在宣传海报上,添上就添上吧。”
《我和我的祖国》定档海报,总出品人傅若清并没有出现在海报上
“一般只要票房过20亿,就可以称作现象级影片了,这里边一定有二刷以上的观众。”在傅若清看来《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成功,首先要感谢全国上下的爱国热情,“今年70周年大庆,从1月份到10月份,方方面面营造的氛围让大家心中都有一股暖暖的热潮。这片子如果放在明年暑期,可能也会有不错的票房,但绝不会成为现象级电影。”傅若清回忆说,四位主创第一次在中影混录间看完成片后,“凯歌冲我第一句话就是,‘傅总,成了!’然后我们四个人站起来分别握手,又小小拥抱了一下。”
傅若清
【对话】
“大家完全是自发想去拍”
澎湃新闻:《我和我的祖国》是今年十一国庆档的领军 “大片”,先谈谈拍摄它的缘起?
傅若清:其实早在2017年,我们就曾经策划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时,找10个导演合作一部电影。当时这个类似“拼盘儿”的想法是我为总出品人,也是定陈凯歌当总导演。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拍成,到2018年底,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动议又被电影局提起来,而且内部评议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交给华夏来操作。
拍这样的电影,大家完全是自发想去拍,而且要拍好。凭一己之力,没有一个国家局和组织上的支撑,再大的导演号召力也是不够的。2018年10月份,这个项目由中宣部电影局发起,刚开始电影片名是《我爱中国》,12月份正式立项。当时遴选导演的标准肯定还是先看综合素质,这里面一定有的考量是老中青搭配,男女老幼、少长咸集,拍文艺片的,商业片的导演都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