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之方舱花絮过生日视频,《在一起》之方舱视频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5-04-06 20:15:48

极目新闻记者 李曼英 陈凌燕 刘迅

通讯员 孙苗

“再见了,方舱,我回家咯!”

12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1舱、W2舱、W3舱的康复患者陆续出舱。负责这三个舱的,正是湖北医疗队。

康复者们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收拾好行李,接过印有“祝贺您光荣退‘疫’”字样的康复证明,与“大白”们挥手道别。

在一起之方舱花絮过生日视频,《在一起》之方舱视频(1)

【普通舱】临走之前,去手绘墙边打个卡

4月8日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疗队就开始在上海方舱里创作手绘墙。这是该院引入的“雷神山经验”。2020年,雷神山医院的医护区墙面上,全国各地医疗队留下的手绘创作,一度刷爆互联网,让大量网友“看着看着,一边微笑一边落泪”。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手绘墙位于方舱里,医护人员、志愿者、患者都可以加入创作队伍。这几天来,墙面上不断增添着新内容。

4月12日上午,转阴的康复患者将出院,手绘墙很快成为“打卡”首选。不少人整理好行李之后,专门来到手绘墙边。有人拿笔写下留言,有人在这里拍下照片,或录一段视频。

在一起之方舱花絮过生日视频,《在一起》之方舱视频(2)

“作为这段方舱生活的纪念吧。”市民杨先生说,抗疫、方舱都将成为烙进他生命的关键词,“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段经历的。”

当天的出舱者中,年过五旬的张女士表情里带着焦虑。原来,已经康复符合出舱条件,但她二十多岁的女儿还不能出舱,这让她格外担心。天佑医院医疗队员谢梦阳得知后,专门跟张女士谈心,并告诉她,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女儿,终于让她慢慢放下心来。

医疗队员们为康复者们送行,一路引导着他们登上大巴,目送他们远去。上车前的一路上,不断有人向队员们致谢,“谢谢你们!”“感谢湖北医疗队,你们是最棒的!”

50岁的康复者李先生,在临出舱前留下一封感谢信,写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你我皆安”。

更有不少康复者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武汉,尝一尝热干面,看一看这座帮助过我们的城市。”

【亲子舱】孩子们一走三回头,舍不得大白姐姐

上海新国博W1舱为亲子区,从这里出舱的康复者,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6岁。

“大白姐姐,我舍不得你!”12日下午,牵着武汉儿童医院援沪医疗队大白阿姨崔琳的手,一对小兄妹依依不舍。他们跟妈妈一起在方舱医院里,崔琳一直对他们细心照料。临出发前,小兄妹坚持把画完的画送给崔琳。

在一起之方舱花絮过生日视频,《在一起》之方舱视频(3)

“我们心里充满了感恩,武汉同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还陪孩子们上网课、做游戏,谢谢你们!”孩子们的妈妈说。

10岁的阿轩也要出舱了,他抱着小包包,一步三回头,因为舍不得一直照顾他的武汉姐姐。

据了解,阿轩住进方舱后,因为不能去户外玩,也没有了熟悉的小伙伴,一度有些郁郁寡欢。来自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疗队的护士吴爽,发现了这个总是闷闷不乐的小男孩,“他总是一个人盯着天花板发呆,不跟其他人说话,就连他的爸爸逗他,也不能让他开心起来。”于是,吴爽每天在舱里时,都会专门找阿轩聊天,终于让他打开了心扉。阿轩说,他想回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玩。10日,吴爽还把自己刚学会的手舞教给阿轩,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12日,吴爽得知阿轩可以出舱了,开心地上前祝贺他。阿轩说,舍不得这位“武汉的姐姐”,“我一定会想你的。”

在亲子方舱,设有一个作品展示区,在那里张贴着五颜六色的儿童画,有的画着“大白”,写着“谢谢武汉英雄的到来”,有的画着救护车,还有的画着米老鼠、小猪佩奇、哆啦A梦等。这是孩子们临行前送给医疗队的礼物。他们用自己稚嫩的笔触,表达着内心的感情。

【花絮】援沪医疗队队员过生日获赠“方舱战袍”

4月1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曾承迎来自己的39岁生日。医疗队队员们为他唱起生日歌,并送上画有可爱手绘的防护服,作为他的生日礼物,让他非常感动。

在一起之方舱花絮过生日视频,《在一起》之方舱视频(4)

曾承在2020年曾经支援过武汉市七医院的抗疫工作,这次参加援沪医疗队,他在抵达上海的第一天,就向新成立的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到上海后一直非常忙碌,若不是同事们的祝福,他都忘记了当天是他的生日。

4月12日,曾承特地穿上这件特殊的生日战袍,步入方舱开始工作,“穿上它,感觉和大家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