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勤嫂子们为杨慧娟过生日
工作在那儿摆着,靠边站、找借口可不是杨慧娟的作风。每天早上做好早餐,催着儿子:“快吃!快吃!”,吃完径直去办公,开始一天的奔波。在她和战友的努力下,单位被海军优秀军粮管理单位,没有什么比得到组织认可更让要强的杨慧娟高兴。
2001年,部队准备“南下”大转场,丈夫和战友驾驶战机在空中来回穿梭,杨慧娟和其他官兵坐军列、上轮渡、登大巴,横跨千里进行地转。
杨慧娟和同事合影
作为一路上唯一的女军人,她提着几十万现金的密码箱现场办公,十余天的后勤保障中,大量现金流进流出,杨慧娟没有出一分钱的差错。
大军南下、气势威严,军人的神圣感在心底油然而生,当她听到丈夫顺利完成空转任务,一路上的疲惫一扫而光。
向前,向前!其实此时这对夫妻的内心并不平静,
03
2001年3月中旬,身患肝癌晚期的公公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清醒时就念叨:当飞行员的儿子在哪里?
胡洪斌此时此刻正在执行任务。三四月份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天气状况非常不好,大转场迫在眉睫,只有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才能应付自如,部队一时竟无人可以替换他。
其实,父子两人此时地理距离并不遥远,但对开飞机的儿子而言,真是近在咫尺、远在天边。
胡洪斌正在执行任务
老胡终究没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儿子18岁参军入伍,父亲无限骄傲,18年后弥留之际多想看看,摸摸自己的孩子,终究却成了奢望。
杨慧娟回忆:“不知道老父亲是否懊悔,但老胡跪在父亲跟前放声痛哭了好久好久……”
回老家送别父亲第6天,部队打电话通知老胡和杨慧娟速归,大转场在即,军令如山,唯有勇毅向前!
临别时,婆婆拉着两个人的手不说话,眼泪却不停地往下掉,泪水掉在了亲人的手背上,再落到地上……
转场到新驻地,夫妻俩像并蒂莲一样,把根扎在了海南这片热土上。
一家人像破浪前行的小舟
新营区地理偏僻、习俗迥异,驻地小学老师浓浓的本地口音更让儿子听得云里雾里。困难从来都不少,一家人像破浪前行的小舟,见招拆招、一往无前,没过几年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海南人。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缘分使然还是受姐姐感召,妹妹杨慧敏也嫁给了一位飞行员,这对姊妹花和蓝天结缘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