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
中国女排,不一定能赢,但绝不会认输!
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
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宏图霸业,雅典的惊天逆袭,里约的绝地反击。
史诗般的画卷,铺展中国女排的至暗低谷与高光时刻。因为疫情原因,迟到了半年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在观众的热切期盼中上映了,第二天票房便破亿。
四十年,10个世界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的传奇战绩。
在《夺冠》中用3场大赛连接起中国女排四十年的热血拼搏,女排从五连冠时代坠入连败再重回巅峰的四十年。
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对战日本女排的“惊天一扣”,成功定格了夺冠的荣耀瞬间,当全体队员在场上欢呼雀跃时,陈招娣由于腰伤只能在场下躺着,幸福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那晚,举国上下,亿万同胞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一难忘的光荣时刻,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为之振奋。
《夺冠》开篇,就呈现了那次女排夺冠的历史。
1979年,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相互拔刺,包扎伤口,训练后女排姑娘熟练地整理着自己。由于训练条件简陋,地板粗糙,受伤是常有的事。
以“魔鬼训练”著称的袁伟民,可是没少让老女排吃苦头。男陪练站在高台上朝下砸,队员则在离墙三米处接球,无处躲无处藏,每次都被砸到满身淤青,“我被球砸到脑袋上,当时就晕了过去,被抬走的,躺床上三天没起来”,曹慧英检查后才知道是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