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社交软件能帮我们脱单吗?社交产品的出现无疑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因此即使社交软件乱象迭出,仍旧有许多年轻人被社交软件吸引。不过,软件使用容易,脱单不易。不管是婚恋相亲网站,还是当下的流行社交软件,工具只是工具,相爱与否还得看真心。
社交软件的迭代还在奔流不息。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再到各种概念的社交产品,都是在用自己的理解赋予社交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依然感激,因为社交软件的存在,我们的信息流通更快速了。
但我们也能看到社交软件存在的种种待改进的问题。
虽饱受诟病,但在社交软件上,依然出现了很多美好的爱情故事。社交软件脱单的路依然能走通,只是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一、社交产品发展史,奠定了如今的社交软件繁荣从1995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中国互联网推广和网络媒体形成的第一波高潮。也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社交产品算是真正搭载互联网快车进入大众视野。
纵观整个社交产品发展史,每个阶段都是在上一个阶段的改进和创新。是产品深入洞察用户需求的过程。
从整体演化来看,中国社交产品经历了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虚实并存的发展过程。
1. 社交产品1.0时代:现实世界社交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以前,人们的社交主要依靠现实世界来完成。参加朋友聚会,报名兴趣社团,工作中结识……是社交的渠道和方式。
能接触到的人群基数,决定了社交的广度,即“社交圈”格外重要。事实证明,男生有“女人缘”,女生有“男人缘”则更容易脱单。这本质是概率事件,接触的异性基数越大,则脱单概率越高。
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异性的机会比较少怎么办?“相亲大会”和“红娘”应运而生,做起了牵线搭桥的生意。比起自然结识,相亲大会中的男生和女生目的更直接和纯粹,双方根据自己心中的伴侣标准,选择可能的青睐对象,若双方均青睐彼此,则进入面对面1对1交流环节,进一步了解彼此是否合适。“红娘”做的是信息匹配和连接的生意,根据双方需求,介绍合适的人。
每年的正月初三,是少数民族土家族最重要的毕兹卡运动会,同时也是一场盛大的相亲会。适龄的土家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用最传统的方式,挑选自己的爱侣。
现实世界社交的缺点: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异性,则很难脱单。
2. 社交产品2.0时代:虚拟世界社交
先普及一个概念,婚恋相亲和交友是有区分的。不过两者的界限正变得越发模糊。交友的目的是多元的,婚恋相亲和脱单属于其中的分支。婚恋相亲因目标更明确,需求更垂直,因此作为单独的一个社交产品类目。
首先,出现的是聊天室。
那个时代,我们通过网页端可以和陌生人进行聊天,完成最基本的社交。这个后续也逐渐衍生到QQ、微信这类综合类社交软件。
接着,社交平台相继登场。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它们很像当年的门户网站,起到的是汇聚和展示恋爱相亲信息的作用。只需要注册账号,填写基本的个人信息(头像、年龄、地区、爱好、自我介绍等),等待被搜索和关注后,就可以和你中意的人沟通交流了。
正是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更高效流通。才让恋爱相亲网站得以发展并完善。
2003年成立的世纪佳缘,至今虽经历多次改版,仍能看到历史的痕迹
传统恋爱相亲网站的缺点:信息筛选和匹配效率较低。
与传统恋爱网站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论坛、贴吧、豆瓣等平台。这些平台拥有海量且爱好兴趣相同的用户,同时提供发表观点的场所。
社交本质是人和人的交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有交流的地方就有社交。豆瓣小组、论坛讨论、贴吧跟帖,都有脱单的成功案例。很多平台解决的并不是社交问题,但却真实地出现了用户在平台成功脱单的案例。每个人对工具理解和使用目的不同,自然会出现不同玩法。
社交平台的缺点:目的不一,信息分散,交友效率较低。
然后,社交软件走入大众。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玩家纷纷入局社交领域,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社交APP。它们基于大数据和地理位置,提供效率更高、互动更强的服务,让社交变得相对容易。
探探的左滑右滑,将选择权还给了用户
也得益于手机里的多种传感器,社交APP更具可用性,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社交APP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实世界接触异性少、传统恋爱网站信息筛选和匹配效率较低、社交平台目的不一,信息分散,交友效率较低的问题。
当然,社交APP也有它的缺点:每个人接触的社交圈被指数级扩大,选择面变宽的同时也面临挑花眼的现实问题。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通过网络社交的门槛变得足够低,社交软件用户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长期被用户诟病。
社交软件目前仍然是我们线上社交的主要途径和渠道。这也是我们本文重点讨论的范畴。
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社交软件已经在交友和匹配规则上,试图用产品的方式解决社交APP存在的缺点,比如:不以照片作为心动标准;增加恋爱游戏,双方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后确定心动再开启聊天。
社交软件中,人的角色和属性,应该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话题还在不断讨论,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罢了,这和软件的价值观和使命设定密切相关。
现在,衍生新的社交途径。
社交途径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向前。从本质来说,仍然是人和人的交流,只是换了一种接触方式和渠道。
以「概率论」公众号为例,报名者成功入选后,会组成CP进入各个虚拟房间(社群),完成每日房主发布的打卡任务。通过恋爱剧本、心动任务等方式,让双方深入接触,判断是否合适。
以恋爱社群为例,报名者付费几百到上千元的费用后,可以加入恋爱交友群,群内不定期举办线下聚会,帮助匹配合适的人选。付费的模式筛选了部分低价值用户,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人群变得质量更高,更精准。
这个阶段开始,陆续出现了更多小众的平台和玩法。它们聚焦某个细分群体或使命目标,通过设定的进入门槛(付费,或者满足某些条件,比如身份、学历等),保证了用户的质量和精准度。但也确实存在用户不够多导致匹配难度高的问题。
3. 社交产品3.0时代:虚实并存的社交
其实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社交一直都是互相融合发展,毕竟,在虚拟世界聊得合适的,还是会回归到现实世界中。只不过,在社交产品1.0时代,只有现实世界社交;社交产品2.0时代,大家会更将重心放在线上;社交产品3.0时代,大家会更在乎线下相处是否合适和融洽。
社交软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乱象,正在扰乱正常的秩序和规则。
二、社交软件乱象:撩*、约炮、*猪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