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映的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中
故事《最后一课》讲述了
曾在大山里支教的乡村教师老范
晚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混乱,甚至“认不出儿子”
但他依旧清楚记得支教时
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
于是,儿子带他重新回到那个山村
在村民的帮助下,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
帮助老范重拾记忆
网友观影后
纷纷表达对于教师的
崇敬和感恩
@蒲业壮:作为一名教师,最受感触的是白发苍苍老年痴呆的老师,心里念的还是他的学生。
@aRockHeart :童年的涂鸦画纸,会变成真的彩色学校。教育真的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希望。
@你有月亮的 :真的是当了老师才能体会到被学生信任、支持、爱护的幸福。
据统计,我国有近300万名
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影片中的老范
正是这些乡村教师的缩影
“最后一课”的故事
未完待续
退休之后再回村
“我放不下孩子们”
1985年8月,教师方平尔
离开了任教两年的
浙江杭州富阳高桥乡中心小学
只身扎根浙江杭州淳安大山
大山里,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
方平尔经常为贫困学生
垫付学杂费、补贴伙食费
寒冬腊月里
她还冒着大雪背学生去医院
“只有付出加倍的爱,孩子才会信任你
信任你了,你才能够教育他们”
就这样,方平尔扎根山区近40年
2013年,方平尔退休
从学校出来,“心里空荡荡的
眼泪止不住地流,教了39年书
接下来该干点什么呢?”
2014年,大墅村向退休的方平尔发出邀请
村里筹建文化礼堂,需要一个宣传文化员
几乎是想都没想,方平尔就接了下来
“我放不下村里的孩子们
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