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红梅赞》是江姐英雄形象的象征,歌曲曲调明朗、刚健,高旋低回,起伏较大,既富有激情,又不失抒情。
歌剧《江姐》再现了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的志士们在钢窗铁槛里,披镣带锁受尽酷刑折磨,却矢志不渝地为革命事业进行奋斗的情景。而歌曲《红梅赞》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氛围,抒写着岽高、悲壮、博大、圣洁、理想的情怀。
红梅赞体现了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红梅赞》是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爱国歌曲,并且《红梅赞》被选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歌曲《红梅赞》总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一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