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导则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编制的一份指导性文件,通常由政府或相关组织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各级应急机构的应急工作。最新的应急预案导则可能因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最新的应急预案导则:
国务院关于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19〕22号):该文件主要针对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出了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建立健全应急预警、应急调度、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和应急评估等制度和机制。
地方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不同地区的应急预案可能因地制宜,具体内容和措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近年来中国各省市相继发布了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交通事故等多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调度机制、应急救援机制、应急保障机制等。
企业应急预案:各类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化工企业需要制定防范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金融机构需要制定网络攻击、电力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政府也发布了针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如对新冠病毒的防控和治疗,以及应对其他传染病、化学污染和放射性事故等突发事件。
总之,最新的应急预案导则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和贡献。
1.修改和规范了应预案编制程序,由6条改为8条,增加了应急资源调査和桌面推演。其中桌面推演衔接了标准AQ/T9007-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2. 将”应急能力评估”修改为“应急资源调查”。
3.细化了应急预案评审内容。
4.在综合应急预案中去掉“编制目的”,“风险评估结果”以附件体现。风险评估结果适用整个预案体系,各层级预案不必再单独写风险评估的内容。
5.在专项应急预案要素增加“适用范围”,去掉“事故风险分析”。
6.补充了应急预案附件组成,增加“生产经营单位概况”,“预案体系与衔接”,“风险评估结果”,强调应急预案必须兼容和衔接。并将风险评估结果直观的写在附件中,清晰明了。
7.增加了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大纲和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增加大纲便于企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