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亚地区人口的分布特征,可揭示出中亚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对研究中亚地区的人文社会提供丰富的资料借鉴。
通过对中亚五国人口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亚地区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盆地、河谷地区,而分布在干旱地区和荒漠地区的人口极其稀少。
2)人口在中亚五国的分布差异明显。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数量分布最多,哈萨克斯坦人口分布数量最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造成中亚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民族因素。
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决定了它的人口分布及构成的突出特点是:第一,人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2人。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1和7.2人,只有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较密,达到51.4人;
第二,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山区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在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及哈萨克斯坦中部的荒漠几乎是渺无人烟,而绿洲及大城市周围密集了大量人口,如富庶的费尔干纳盆地每平方公里高达300-400人。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所在的楚河盆地仅占共和国国土的1/12,却集中了共和国35%的人口;
第三,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中亚各国出生率普遍在30‰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5‰左右。这一情况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情况相似,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不适应的;
第四,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绝对人口增加迅速。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在本世纪90年中人口增加了5.6倍,近三十年人口翻了一番,绝对人口增加了200多万。乌兹别克斯坦也是如此,1959年为500万人,1979年翻了一番,达1050万,1989年接近2000万,又差不多翻了一番;第五,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人口由原先的10%左右增长到40%左右,其中哈萨克斯坦一些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如卡拉干达州、杰兹卡兹甘州、曼格斯套州城市居民已占这些州总人口的80-90%。70年代以前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欧洲地区的移民,70年代以后主要是共和国内部人口流动的因素。然而,在中亚有些地区,如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由于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大超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俄罗斯人迁出,2000年至今城市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