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是什么,哪些属于社融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03-12 00:49:33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后续经济走势展望:强预期,对应存在结构性问题的“弱现实”,中国经济复苏之路需要耐心

信贷开门红,当月新增创历史新高,社融增速却延续回落,除信贷和部分非标外悉数下滑,“信贷强,社融弱”体现政策力度积极,但只有重大项目以及受扶持制造业仍在加杠杆。

三个背离现实值得关注:

企业与居民贷款需求分化,指向地产与消费不强,居民收入预期尚未扭转;

企业贷款与债融分化,债融被贷款替代下的信贷开门红,效力仍需观察。

居民存款与贷款分化,表明提前还款集中、预防性储蓄尚未流出。

在1月金融数据总量“爆表”后,实际上各方对后市展望有一定分歧。

社融是什么,哪些属于社融(17)

图片来源:见图

强政策,弱现实的经济表现,出现趋势研判分歧,再正常不过。

说到底,还是对于后续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态度,力度,以及实际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决定的。

个人认为比较理性的一个趋势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1月金融数据确实好转,但可持续性存疑。

在超预期的总量数据之外,更需要关注的是结构恶化隐含的经济下行压力,货币向信用传导不畅的问题仍旧存在。而实体内生性融资需求乏力也还没有明显好转,这反过来意味着依靠“窗口指导”的“冲量”很难持续,提振经济的时滞还会很长。

同时,2023年的疫情,以及中国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必然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干扰,甚至是制约因素。

这些来自于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没有确定性表现以前,实际上从中国过往的经济管理和发展风格来看,“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是必然的风格选择。

2023年,中国的经济复苏之路,于内于外,都需要耐心,需要谨慎,需要安全。

社融是什么,哪些属于社融(18)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如何用求同存异的认知,理解结合自身情况,指导行动?

所有的宏观数据和信号分析,最终都是要落到微观行动指导才有意义。

金融数据只是一个方面,固然2023年开局首月,从数据来看是没有争议的开门红,但是不能忽视结构性的对冲现实:数据中还公布了存款还是继续的增长,说明大家不愿意去投资,已经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焦点问题。

但是这为后续中国经济环境中的机遇和风口,提供了一个风向参考和想象力建设基础:

只要资本不能随意外流,新增的货币和巨大的居民存款,就始终在国内循环,那么不管结构性问题以及外围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货币现象必然会在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中出现,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和过程问题。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拆解一下,供大家做一个讨论和参考:

货币流动性后续得到改善,那么流向就能决定货币现象的发生。

如果货币进入实体经济和消费市场,那么就会对应明显的物价上涨,也就是俗称的消费通胀表现,2023年,温和通胀是实现经济复苏的必然需求;

如果货币进入楼市,那就是过去中国经济20年的又一次循环开始;

如果货币进入股市,新一轮牛市必然如约而至。

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水流动向,那就是看,接下来,中国金融的信用端口,从哪个渠道真金白银的进行宽松,这一点,就是关键。

这就是一个水和蓄水池的关系,结合过去几年的政策态度,以及2023年的经济现实,大家认为后续中国经济环境,哪一个蓄水池会被重用?

这是一个好问题,不同角度,不同群体,不同认知,可能得出的答案,完全不一样。

但是在2023年的方向选择,个人行动,对于决定个体和资金,在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是个怎样的状态,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对2023年首月中国金融数据,进行的专题分析和解读相关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社融是什么,哪些属于社融(19)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