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特点,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特点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06-07 11:23:43

善言胜于雄师—烛之武退秦师第十七

左传·僖公三十年

名言警句摘抄:晋文公审时度势,下达不击秦的指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历史背景分析:晋文公为雪当年亡郑的非礼之耻,与秦国联合攻郑,郑国生死存亡悬于一发,好在郑大夫佚之狐有识人之明,向国君举荐烛之武来退秦师,烛之武虽然一番推辞,但最终为了晋国安危,还是决定冒险前往敌营,面对秦伯,晓以利害、“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最终说动秦国退师,还缔结盟约,秦国协助郑国防晋。

文章特点:1.人名:(1)烛之武,郑国人,烛之武不是他的名字,只是在一个叫“烛”的地方一个叫“武”的人,却凭三寸舌,夜缒说秦,挽救郑国于危亡之中,所谓“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2)佚之狐,郑国大夫,向郑国推荐使用烛之武说秦;(3)子犯,就是狐偃,当初跟随文公流亡的人员,也是晋文公的舅舅。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今释:晋文公为报当年在郑国流亡时,所遭遇的无礼待遇,联合秦穆公准备讨伐郑国,而且郑国对于楚国还怀有贰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函陵与氾南都是郑国的领土,大军压境,小小的郑国怎能承受,换了别人,也许只能束手就擒,但是郑国大夫佚之狐这时却站出来,向郑侯提供了一条计谋,就是举荐烛之武去秦师游说以退秦,而郑公此时别无他计,就采纳佚之狐的建议,召见烛之武,向他说明,但是烛之武却借故推辞,说我年轻时,能力尚不如人,何况现在垂垂老矣,更是无能为力了。

郑公晓得烛之武对他有点看法,就说,我早年没有重用你,现在危难之际,却想起你来了,是我的过错,但是现在国难当头,国家灭亡了,对于你个人恐怕也没有好处,于是烛之武同意前往秦营一试。到了晚上,请人把自己捆住,从城墙上放下去,这是为了防止被晋人发现,就来到了秦营,见到秦伯说,现在秦晋将郑国团团包围,郑国肯定要灭亡了,如果郑国亡了对于秦国有益,那么我就不会劳烦您左右的执事了。越过别国,而将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疆,您应该知道这是困难的吧,那您怎么会灭掉郑国来壮大晋国呢,邻国壮大了,您就削弱了。如果您将郑国作为您东方的一处友国,贵国的行李往来、人员路过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补给,这样对您也没有什么损害。

而且您是曾经帮助过晋国的,晋国国君为了报答您,许给您焦瑕两座城池,但是他晋国早上渡河,晚上就在焦瑕两地设置了护卫的工事,以守卫二城,而且晋国的野心是不会满足的,现在将郑国作为东部的疆土,后面又想要扩大西部的疆土,如果不削弱秦国,又怎么能西拓呢。削弱秦国来利益晋国,请君自己衡量利害吧。

秦伯被烛之武一番话果然打动,颜色和悦,于是与郑人缔结盟约,并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卫戍在郑国边境,自己率师返回秦国。晋国获得这个消息后,子犯请示晋公,要追击秦伯,文公说不可,如果没有秦人的帮助我又怎能登上国君位,受人之好又反过来恩将仇报,这是不仁,失去了盟友这是不智,来时二国携手、去时反目,这是不懂得军事谋略,我们也还是回国吧。

推而广之:一场灭顶之灾,被烛之武一席话消弭于无形之中,本来是秦晋两个大国,将郑包围,危难时刻,烛之武摒弃前嫌,干冒风险,夜坠于城,前往秦营,劝说穆公退兵,烛之武将利害为穆公分析得入情入理,而且晋公也非守信之人,您又何必为人做嫁妆,穆公听后,深以为然,从而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特点,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特点(1)

作者简介:出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已步入中年,二十载求学生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由理科而经济学科,兼修金融,十余载金融单位的工作经验,精通农村金融业务,对于传统国学、儒释道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先后在《财务与金融》、《时代金融》等刊物杂志上发表过专业金融类文章,并撰写有《论语百味》、《隐居在南华山的庄子》等作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