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太悬殊是什么意思,实力相差悬殊什么意思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06-16 22:14:31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四书”中内容最多的一本,千百年来,学者必读。其中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等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书中拥有很多名言警句,出自《孟子》的成语,至少有个之多。

实力太悬殊是什么意思,实力相差悬殊什么意思(1)

1.杯水车薪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点评:水本来是可以克制火的,但是有一个量的问题,一杯水的量当然不能浇灭一车着火的柴草,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水克火的特性。孟子说“仁者无敌”,为什么仁者不能敌不仁者,也有一个量的问题。

2.不为已甚

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 “仲尼不为已甚者。”

点评:孔子讲究中道、中和之道、中庸之道,即不过分,也无不足。好就说是好,坏就批评,并且分寸恰当。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不孝。

出处:《孟子·离娄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点评: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呢?不能事亲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无后为大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是所尊重 学习和效法。

“无后为大”,字面之意,以及世人普遍的理解是“没有子孙是最不孝之事”,读《孟子》原文,这不符合孟子原意。

4.不言而喻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点评:成语在流传过程中其意思实在是变迁得太大了,如果不去阅读原文及其上下文,很多时候失真太多。“不言而喻”这个成语流传的意思完全损失掉了孟子身上的能量。孟子原来的意思是:仁义礼智充斥于内心,不需经过言语,自然而然在四肢上呈现出来,这是有内而外流露和生发过程。

5.不虞之誉

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实力太悬殊是什么意思,实力相差悬殊什么意思(2)

6.出尔反尔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点评:孟子的愿意是说你有怎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后果,讲的是因果报应的问题。现在的意思演变成了之一个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7.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点评:孟子用出类拔萃来形容孔子,并且是前无古人地出类拔萃。子贡评价孔子:“仲尼如日月,不可毁”。朱熹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8.此一时,彼一时

解释: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

解释: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

解释: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实力太悬殊是什么意思,实力相差悬殊什么意思(3)

11.独善其身

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点评:独善其身、明哲保身,古时其实都是褒义词,发展到今天似乎变成了贬义词。身尚不能保全,身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其它?

12.反求诸己

解释: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点评:孟子说:“射箭不中靶心,不埋怨胜于自己者,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问题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孔子也有类似的说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及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时说的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外者误也”,其实差不多同一个意思。道理说出来简单,真正要悟透,也许需要一辈子。

1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解释:媒,男方的媒人;妁,女方的媒人。媒妁,婚姻介绍者(媒人)。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14.顾左右而言他

解释: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点评:孟子问齐宣王:“如果把妻子托付给朋友,自己出差几个月,回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在挨饿受冻,怎么办?”齐王说:“跟他断绝朋友关系。”孟子:“一位地方官员没有管理好地方,怎么办?”齐王说:“炒掉他。”孟子层层递进:“一位国君没有治理好国家,怎么办?”齐王这次不回答孟子了,跟身旁左右的侍从扯开话题去了。

15.寡不敌众

解释: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人员)实力悬殊太大(孤军奋战不可以力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实力太悬殊是什么意思,实力相差悬殊什么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