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和234组成比例,哪几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0-28 17:03:1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尊 通讯员 谢芳 枣庄报道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村民对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峄城区阴平镇探索实施“234”工作法,积极破解“清点不漏难、动态监督难、公开公示难”三道难题,不断深化农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9月6日,阴平镇斜屋村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11月,阴平镇和阴平镇金陵寺村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强化“两级核查”,破解“清点不漏难”,树好三资管理“警戒线”。坚持党建为引领,把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作为推进村务公开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成立各行政村帮包科级干部任组长、包村干部、网格员、经管人员为成员的“三资清理”领导小组,逐村、逐项开展开全方位实地清查,对各村核查及互审结果进行再核查,力保准确、公平、公正。组织村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三资”清查小组,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对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核清村资金、资产、资源情况。为确保不重、不错、不漏,在公示确认的基础上,分成六个工作点组织各村互查、互审。通过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清理核查,镇集体资产“三资”管理办公室根据审核结果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及时做出帐务调整,建立各村固定资产台帐,详细登记每项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建立管理台帐,切实做到帐目清、底子明。

坚持“三个必审”,破解“动态监督难”,装好收支管控“稳压器”。各村的资金、资产、资源都是一个动态数字,每一年都会因为使用、交易而产生变化。为准确把握“三资”变化情况,阴平镇坚持“三个必审”原则,对各村“三资”实行实时监管,动态管控,不留漏洞。一是半年必审。每半年对所有村开展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至少审计一次,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经济事项开展重点审计。二是专项必审。对村级重大开支、“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必须审计,重点审计项目资金管理、项目招标、项目建设、项目验收情况等。三是离任必审。配合村民委员会换届和村干部动态调整,实行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点审计村干部任期资产、资源发包和处置等情况。

采取“四项措施”,破解“公开公示难”,夯实村务公开“基本盘”。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做到“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公开。一是拓宽公开内容。各村在修订完善村务公开目录、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普遍关注的其他村务工作,把干部群众关心的村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热点”、“难点”问题和低保户、特困户、粮食补贴、危房改造资金发放、残疾两项补贴、党费收缴等直接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纳入到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范围,做到事项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公正、透明阳光。二是扩大公开渠道。采取“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拓宽村务公开覆盖面。在线下,要求各村在沿街路旁,建设高标准村务公开栏,将村务、财务、党务等需要公开的内容,全部上墙公开;在线上,依托村民微信群、榴乡诉递、e支部等多元化的信息公开手段,着力提升群众知晓度,实现村务运行全程公开透明。三是把牢公开程序。积极推动村级议事协商与村务公开有效衔接,对重大村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坚持协商在前、公开在后、全程留痕,切实做到公开可追溯、决策可检验。四是做好监督检查。选好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务公开工作中的监督工作职责,在村级事务讨论、研究、公开各个环节,邀请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充分发挥其在村务、财务等事项决议中的民主监督作用。始终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村务公开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质询权,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村务公开栏公布经管、信访和纪委三部举报电话,让村务公开真正成为村民监督村务的“主阵地”。

阴平镇通过村务公开,强化了对基层政务财务的民主监督,提高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群众通过村务公开充分了解了村集体的经济状况、村干部兴办的民生实事等,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干群关系变得“很融洽”。干群之间加深了了解与信任,消除了误解与矛盾,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阴平镇东金庄村蔬菜种植农户较多,是优质有机蔬菜主产区,东金庄村“两委”为优化资源配置,于2015年成立了阴平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机等多个领域,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然而建社之初,许多农户对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和村庄产业发展缺乏信心。为此,东金庄村“两委”将合作社经营状况全面纳入村务公开范围,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可。近年来,东金庄村通过村集体牵头、合作社引领、村民参与,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村民“三方”共赢,树立了村“两委”班子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群众威信。2020年,阴平镇东金庄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2021年,阴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2021年年初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阴平镇56个行政村的新一届“两委”成员全部成功选出,55个行政村实现“一肩挑”,比例达到98.21%。

村风民风展现“新面貌”。依托村务公开栏、“榴乡诉递”、微信群等多种渠道,群众走出家门或者动动手指,就能了解到“村务大小事”,群众的疑惑得到了有效解答,一些由于村务不公开而上访的群众变少了,信访量下降了,矛盾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广大群众参政议政、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自觉性大大提高,全镇广泛形成了群众支持村务公开、参与依法治村的良好局面。比如,阴平镇阴平村是平前村、平西村、平后村等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多年来,由于土地承包、项目分红、宗族关系等历史遗留原因,农民对合并村建设十分抵触,信访件一直居高不下,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为此,阴平村着力健全完善村务监督制约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和程序,细化村务公开目录,丰富公开形式,在建好村务公开栏的基础上,分别在各合并村村民小组增设村务公开点3处,并创新运用e支部公开、“榴乡诉递”公开、微信群公开等多元化公开新形式,将村内开支情况定期进行公布,很多潜在信访户通过村务公开加深了对村“两委”的了解和信任,信访隐患得到了有效化解。近年来,全镇信访量下降了75%,5年以上信访积案化解率100%。

村庄发展有了“大变化”。随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推进,阴平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水平也出现了极大提升。近年来,阴平镇以村务公开为保障,以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为抓手,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对全镇公共资源进行了多次大排查、大梳理、大清理,将梳理排查出的公共资源张榜公布、广而告之,不断加强群众对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的监督和参与,形成了人人皆知、上下联动、协力推进、深化落实的良好局面,切实把农村机动地、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水库、山林等各类集体土地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归集体,重塑了“资源姓公不姓私”的社会风气。通过农村“三资”清理、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等工作,阴平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9个,56个村集体经济全部“破十”,其中有3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百”,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焕发了蓬勃生机,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加稳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