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新疆来说是跟很奇妙的存在。尤其在新疆喀什,夜晚十点半的天空见不到一丝黑暗。有人说“看一场中国最迟的日落,是专属喀什的浪漫。”近几年来,有大批的旅客会选择去新疆,感受这场不同的日落景象。
与新疆喀什的浪漫全然相反,同样位于新疆地区的罗布泊竟然被人称为“死亡之海”,那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干旱中心,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但是近些年,罗布泊地区出现了2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还在逐渐扩大。这究竟是为什么?水是从哪里来的?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在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它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地球之耳。”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宇航局在对地球资源进行卫星拍摄时,俯拍镜头下面的罗布泊,形状酷似“人耳”,有耳垂、耳孔,栩栩如生。之后便将其称之为“地球之耳。”
也许有人会问,罗布泊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比青海湖还要大,为什么盐壳结晶是耳朵形状呢?其实这是由物质密度以及水分子蒸发决定的,我国西部湖泊大部分是咸水湖,钾盐含量比较高,随着咸水湖蒸发萎缩,盐分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因为水分蒸发带不走盐分子,所以萎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结晶盐壳。
而罗布泊本身的地形是中间略高、四周偏低,尤其是东部有一个“半环”形状的低洼,湖面经过长时间的萎缩以后,盐分都集中在这一半区域,继而形成了“人耳”的轮廓。
其实古代时的罗布泊曾是生命绿洲,那里曾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咽喉”。那里拥有广袤苍凉的雅丹地貌,曾经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是河流清澈的山清水秀之地。
不仅如此,罗布泊还孕育出充满神秘色彩的楼兰古城,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中滋养着不同于江南的繁华与辉煌。但是后期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罗布泊的范围逐渐开始萎缩,于上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