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①,斯恶已②;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③相和(hè),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④圣人处无为(wéi)⑤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始⑥,生而不有,为⑦而不恃⑧,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⑨。
【考注】①美之为美:美的标准。②已:同“矣”。③音声:声和音是两种不同物质,声产生于发音器官启动时,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时。④是以:表连接。⑤无为: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自然状态,不妄为,不刻意为,不强力施为,顺应规律适时适度而为。如《淮南子•原道训》:“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意思是说,事物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不要人为地去干预。⑥万物作而不始:万物生长而不为之倡始。作,产生、兴起;始(shǐ),首倡,首先倡导,最先发起。⑦为:施为,成就。《广雅》:“为,施也。又,成也。”⑧恃:依赖、依仗。⑨去:离去,消逝。
【考译】让天下都知道真善美的标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万事都有自己的两面,有和无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对应而存在,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相伴和才和谐动听,前和后相跟随才有顺序。这是永恒的(自然法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以无言施行教化。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兴作而没有倡始,滋养、抚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成于万物而不依赖,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
唯有像天地那样不居功,才可以成为永恒。
【导读】本章老子首次提出“无为”的理念。老子指出,让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使人争”等。那如何才好呢?为说明这个问题,老子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法思想,即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然后指出,圣人遵循这一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无为”,因循事物之本然而不强为。最后老子给出了“无为”的最高境界,即“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本章还是老子辩证思想的总纲,老子在此后各章的论述中几乎都贯彻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辨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反常规地认为,规定事物统一的标准不是什么好事。
都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人人都追求做到最好,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老子怎么反而担心起来了呢?因为真善美一旦有了固定标准会导致以下严重后果:第一,因为“那样才是好的”,于是就有了竞争,有了内卷,有了不择手段,有了伪诈。第二,统一的标准对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百花齐放的局面是个严重威胁,比如今天,标准的流水线式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和教育自身;第三,教条主义的固定标准来会导致严重的形式主义。比如今天泛滥的达标验收和量化考核,人人心知肚明的造假应付。第四,也是问题的关键:这个标准谁来制定和执行?腐败不可避免了。第3章“不尚贤”也是这个意思,“贤”就是世俗的真善美。老子希望的是人人皆纯朴,而不是人人争标兵、争C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是老子在集中阐述自己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为自己的上述主张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老子认为,万物无不有对,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万物有对,传统文化里叫阴阳,哲学上称之为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又相成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真善美、假恶丑首先就是这样一种斗争关系,即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就是反映了上述对立面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相互成就的关系。
观察太极阴阳鱼的运动轨迹,思考阳鱼阴眼、阴鱼阳眼的道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由于一体两面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有为”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故圣人的做法是“无为”以处事,“无言”以行教,即“无为”。就拿老子前边的例子来说,“无为”就是不设定标准,一切顺因自然,这个“自然”就是事物之本来,就是“道”,“无为”就是遵“道”而为,按规律办事。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讲的圣人既不是智慧圣人,也不是道德圣人,而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统治者。老子的“无为”当然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参注⑤),《淮南子·修务训》替老子澄清了“无为者,寂然无声,默然不动”的误解,因为“天子之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万物兴作而不为之倡始,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有成于万物而不依恃,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不始”是对事物端始的“无为”,“不有”“不恃”“不居”是对事物结果的“无为”,因此这是“无为”之最高境界,老子在第10、34、51三章又再三强调,并称之为“玄德”。
“不有”“不恃”“不居”相对易懂(如点化张良的老者、帮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的周颠),难点在“不始”。始,倡始,“不始”即不先入为主地规定事物的走向,用时髦话说就是不对事物发展作“顶层安排”。“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天地说什么了?没有指令、不喊开始,四季不是自然更替、万物不是自然兴作?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惟其不居,才成就了牠的永恒。这是对圣人“无为”的最高赞誉——成为永恒。
这里的“不居”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即不以功而为私。“去”古义为“离去,消逝”,“不去”即不会消逝,永恒。圣人成就了那么多却“不居”丝毫,必然赢得世人的景仰、感念,成为永恒。很多解老者把这句释为“正因为它从不占有,所以它不会失去”,这就肤浅了。
本章是老子全经首次提出“无为”理念,遍观全经,“无为”有很多具体表现,柔弱、不争、清静都是,后面将陆续讲到,让我们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