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勈/勇”,从“力甬”,力涌也,表意的是“力量暴涨/突增”,潜台词是“受某种条件(比如生死关头)激发导致力量的突然增大”。
(三)关于“恿”
“恿”,从“心甬”,古人又写作“慂”,按此写法应解读为“心潮澎湃,心血来潮”。“怂恿”一词即来自此义:怂,心从;恿,心涌;怂恿,(受人教唆鼓动)心血来潮而跟从(往往是盲从)。
个人理解,先秦时的“恿”从“心甬”,心通也,表意的是“内心通达”一一心胸宽阔,光明磊落。
(四)小结
“㦷”从“戈用→戈甬”,擐甲持戈也,代指冲锋陷阵的战士,强调的是“胆气大”。
“勈/勇”从“力甬”,力涌也,强调的是“力气大”。
“恿”从“心甬”,心通也,强调的是“心气大”。
西汉以后,因为常用“勇”通假指代“㦷、恿、勈”,所以造成了对先秦典籍中的相关内容的误解。
三、关于“知耻近乎勇”
传世的典籍记载的是“知耻近乎勇”,但根据许慎“古文勇从心”的说法,我认为应修正为“知耻近乎恿”。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对“耻”进行了解读,认为“耻”最初是从“心辰”的,其本义是“(使)心见光”。
“(使)心见光”又分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
1.主动一一修心以明心。
礼义廉耻之“耻”就是此义。
2.被动一一受讦而蒙羞。
耻辱之“耻”就是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