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郭天财肖像画。
张武昌绘
郭天财在田间察看小麦长势。
河南农业大学供图
郭天财(右一)与基层农技人员在田间察看小麦苗情。
河南农业大学供图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王屋山脚下——河南省济源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在我的童年时代,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父老乡亲们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作为农村娃,我亲身体验过饥饿的滋味,立志长大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实现自己和乡亲们天天都能吃上白面馍的愿望。
高中毕业后,我被保送到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并把小麦高产栽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在此领域耕耘了46载。“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在这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的轮回中,我和同事们始终以田野为伴,以小麦为友,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宣传普及小麦高产经验,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为小麦实现高产稳产保驾护航。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丰硕的小麦创新成果不仅圆了我儿时“吃白面馍”的梦想,而且助力河南小麦总产连续跃上新的台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国人厨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原熟,天下足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粮食总产连续跨上了3000万吨、4000万吨、5000万吨和6000万吨4个大台阶,成为目前全国5个最重要的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2022年,河南小麦平均亩产达到894.62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3.22斤,约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生产和出口大国平均单产的2倍;河南粮食总产达到6789.4万吨,相当于浙江、广东、上海、广西等13个省份粮食总产之和。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1/70的水资源量,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其中,小麦超过1/4,除满足全省1亿多人口消费需求外,每年还外调600多亿斤商品粮及加工制品。
河南小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既有能满足加工优质馒头、面条等传统主食质量需求的小麦,还有能替代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适宜加工优质面包、饼干、糕点等专用优质小麦。
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赢得了“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河南的粮食生产被**赞誉为一大优势、一张王牌。河南粮食生产实现精彩蝶变,小麦科技创新功不可没。作为全程深度参与其中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备感振奋、骄傲和自豪。
“如果增产了,就请我吃一碗鸡蛋捞面条”
河南冬小麦从晚秋播种到次年初夏收获,要经历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多个阶段,经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防治病虫、田间管理、成熟收获等多个环节,期间还可能遭遇干旱、渍涝、冻害、病虫、干热风、连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小麦要实现丰产高效,必须打好整地播种和培育冬前壮苗“两个基础”,抓好春季和后期管理“两个关键”,并依据小麦生育进程,分阶段环环紧扣、压茬跟进,确保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落地、招招见效。
在每年小麦8个来月、240来天的生长期内,我大约有2/3左右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度过。每年从秋播开始,小麦种得咋样?麦苗长势如何?有没有发生旱情?会不会发生冻害?什么时候追肥浇水?该不该打药防病治虫?……我都“时时放心不下”。特别是在小麦生产关键环节,或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酷暑盛夏;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我总是第一时间奔赴小麦生产一线,实地调查、准确研判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草情和灾情,因地因苗制宜,分区分类科学制定麦田管理技术方案,并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小麦丰产的各项技术措施都能落地见效。只有这样,我心里才能踏实。
有一年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到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县河南省滑县察看小麦长势。那年是个冷冬年,加之播期偏晚,全省小麦长势普遍较弱。在途中,我看到一位农民正在麦田追肥浇水,就停下车来与他攀谈。我下田察看了土壤墒情,并拔起几株麦苗,仔细测量分析后告诉他,他家的麦田苗龄小、分蘖少、长势弱,不是因为缺水缺肥,主要是冬前降温早,积温不够造成的,现在温度很低,浇水后地温会进一步降低,反而不利于小麦生长。我告诉他,农谚“锄头有火有墒”,这类麦田应该先划锄一下,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等气温回升后再进行追肥浇水,才能实现多成穗、成大穗、创高产。但他自认为种了几十年地,经验丰富,不乐意接受我的建议。当时,我递给他一张名片,告诉他,我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是专门研究小麦的专家,按照我的建议进行田间管理,如果增产了,就请我吃一碗鸡蛋捞面条;如果没增产或减产了,就到河南农业大学敲着锣大声吆喝:“郭天财是个草包教授,光会在黑板上种地,我听他的话小麦减产了。”我之所以与他打赌,是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帮助他们通过科学管理增产量、增效益。实践证明我的建议是对的——麦收之后,我就接到了这位农民朋友的来电,邀请我去他家吃鸡蛋捞面条。
由于我常年在小麦生产一线,经常与农民朋友打交道,结识了许多基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也被他们亲切地称为“郭小麦”。在河南农村流传这样一句话:“小麦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听郭教授的。”农业农村部有位领导曾撰文称赞我是小麦高产的‘田保姆’;是一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人”。这是对我的褒奖,当然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一把小铲子,一个钢卷尺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习惯,每次下地都随身携带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在小麦生长8个来月的时间里,老天在变、苗情在变、土壤墒情在变、病虫草情也在变,要及时指导农民“看苗、看天、看地”,科学应变管好麦田,必须到现场调研,准确了解第一手信息。这两件小工具看似很不起眼,但就如同医生的听诊器一样,派上大用场,能够帮我准确诊断小麦的生长状况。
这把小铲子和钢卷尺陪我走过了全国各小麦主产区,挖过不知多少块麦田的泥土,测量过无数小麦品种,他们已成为我准确诊断研判小麦长势、科学制定麦田管理技术方案的好帮手,见证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面朝黄土背朝天”等真实描述了过去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加快,科技进步和现代农机装备,特别是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工作者可以在数百里之外利用远程视频诊断农情,用“千里眼”为小麦生产“把脉问诊”,远程指导农民科学种好管好小麦。今天的农民,种地用上了无人驾驶拖拉机、北斗导航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化土壤水分监测与节水灌溉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农民朋友把他们现在种小麦形象概括为“三指一掏”,即农户家的小麦该整地播种了,该防病治虫了,该机械收获了,只要用手“指”一下地的边界,就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完成,农户只需“掏”钱付费就行了。正如现在农村广泛流行的新农谚:“犁地不用牛,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收麦不带镰,晒麦不用场,卖麦不用忙。”新时代,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2014年5月9日,**亲临河南省尉氏县视察指导,我有幸在该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零距离、面对面向**汇报河南小麦生产形势与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有机会现场感受**对河南、对“三农”的深厚感情、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在视察期间,**指出:“近年来,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既是河南的贡献也是河南的奉献。”他还特别叮嘱:“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万里春风卷潮来,逐浪峰巅豪情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麦高产栽培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虽是古稀之年,但是仍然豪情满怀,将继续为这深爱的土地、希望的田野鞠躬尽瘁。我将牢记**的殷殷嘱托,与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起携手努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继续致力于小麦科技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再有新担当、再有新作为、再作新贡献,一定确保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自己的优质粮!
(作者郭天财为河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第一学术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