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阴阳的解释为,地理上的阴阳怎么解释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4-02-01 23:19:26

中国的地名文化,悠久绵长。您在地图上已经常常看到这么一类地名,有的叫X阴,有的叫X阳。光是较大的城市,我们就能说出沈阳、贵阳、洛阳,江阴、淮阴。不算历史上存在后来消失的地名,我国的县级及以上的阴阳类地名,少说也有120多个。

如果算上乡镇、街道、村庄地名,那这类地名的数量就更加庞大了。

地理上阴阳的解释为,地理上的阴阳怎么解释(1)

/中国地图上带"阳"(县级以上)地名分布/ 制图-大地理馆

地理上阴阳的解释为,地理上的阴阳怎么解释(2)

/中国地图上带"阴"(县级以上)地名分布/ 制图-大地理馆

不过,阳地名家族成员远多于阴地名。我国县级及以上带“阳”的,有120个左右,而带“阴”的则只有十几个。这种“阴衰阳盛”的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地形河流定阴阳

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简约而深邃的名词,如老子《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后来,阴阳被引申用于代指方位:向光一面为阳,背光一面为阴。

地理上阴阳的解释为,地理上的阴阳怎么解释(3)

/谷歌地地球视角下的中国河流水系/ 制图-大地理馆

我国国土地势西高东低,直接决定了大多数河流水系的走向是自西向东。北半球的阳光大部分时间由南向北照射——这种地形地势与河流水系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阴、阳可以用来代指南北。

南宋学者洪迈专门对阴阳地名进行了详细考证,他的《容斋随笔》卷十六《郡县用阴阳字》篇开篇便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之语也,若山北水南则为阴,故郡县及地名多用之,今略叙于此。”

意思是,春秋《谷梁传》就已记载确认了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原则,这种命名方法因为容易辨别方向,很多郡县地名都采用,我(洪迈)现在把这个事详细地在书中说一说。

以高于地面的山为视角,南为阳、北为阴。以低于地面的水为视角,河流北岸则成了阳面,南岸则是阴面。我们能从字面就能推断某城与其区域河流的关系,如沈阳,就是位于沈河以北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捋一捋山、水和阴、阳的对应关系就是:

山南=山阳

山北=山阴

水北=水阳

水南=水阴

对地名来源感兴趣的,并非只有我们。跟洪迈先生提到的《谷梁传》齐名的另一春秋名著《公羊传》就探讨了“京师”地名的成因: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

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意思是:京师,是天子的居所。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多的意思。天子的居所,必须用“大而多”来形容。后来,“京师”多泛指王朝都城。

第一部集中梳理地名的著作是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东汉后期的应劭则撰写了专门研究汉书中地名的《汉书集解》,对248个地名进行了注释,并讲述了152个地名的来龙去脉。综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引,《地理风俗记》《十三州记》,应劭注解过的地名有168个。

其中,44个地名与“阴阳”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阳”地名为41个,“阴”地名只有3个,得名原因都跟河流有关——位于河流之阳,即河北。可见,当时就已经奠定了地名“阴衰阳盛”的格局。

山水与阴阳有四种组合:山 阳、水 阴、山 阴、水 阳,阴阳出现概率都是50%。那么,现实中的地名,为什么更青睐“阳”呢?

负阴抱阳在“河北”

前面提到,应劭注解的44个汉代“阴阳”地名,都跟河流有关。后世诞生的这类地名,仍以河流类居多。

可以说,相比山,此类地名与河流的关系更密切——这是因为,在生活、生产中,靠水比靠山更重要。

地理上阴阳的解释为,地理上的阴阳怎么解释(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