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阔而不粗疏,缜密而不琐碎。”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留下的传世精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现如今学者们将其放大50倍,竟然发现了一些“怪异”且不合理的细节。
古代居然会有人“衣衫不整”在树下睡觉?
那么为什么会在树下躺着一位“不雅观”的男子?
张择端画出这个人物又是为了向我们传递什么?
2
张择端是宋徽宗时期的一位画家,虽身居庙堂之高,但却对画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热爱。
他喜欢将人间百态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清明上河图》便是这样一幅画作。
张择端用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配合上他浪漫主义的思想。宋代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文化的巅峰,画作一经问世,不仅迎合大众的审美,也被文人墨客所追捧。
那么清明是指在清明时节发生的吗?
不止如此。
《清明上河图》是由宋徽宗题名,是的,这位非常热爱书画的皇帝,在看到张择端的画作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也有着太平盛世之意,而汴河也正是处在上河的地方。所以这幅画展现着的是汴河上的一段太平盛世,百姓富足安乐的景象。
所以以此题名,也有着歌颂当代统治者的意味,传达出一种正是因为领导者的贤能,才有着如今的太平盛世的思想。
张择端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展现了北宋从郊野到汴河再到街市的景象。
散点透视式的构图完整展现了北宋繁华的景象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
整个画作由浅入深,在最高潮时,缓缓落下,最后归于平淡。
由郊外进入,可以看到富家子弟、文人墨客悠闲地在郊外踏青。炊烟袅袅,柳树发芽,到处都展现着蓬勃的生气。
而普通百姓有挑着扁担的,有牵着驴的,有进城去卖货的,有扫墓归家的,甚至还有一些沿路乞讨的人。
跟着他们的脚步走到了汴河上,走到了整个汴京最繁华的地方,汴河桥。
汴河桥上人潮涌动,很多商贩都聚集在桥的两侧,有大声吆喝的,也有忙前忙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