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举证期限的规定,举证期限内怎么举证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4-02-11 18:11:19

1.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及时提供证据的时限。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第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一般不超过七天,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述规定的限制。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举证期限能否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人民法院应当将举证期限和开庭日期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由双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捺印。当事人双方均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或者确定开庭日期。

3.当事人在人民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有困难,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书面申请。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