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海星的捕食能力不仅强,而且最为致命的是它需要不断地进食,海星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消化系统主要由两个胃和短短的肠道组成,消化功能很弱,这也导致它的消化效率特别低,所以它需要不断地进食食物,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需要掰开贝壳进食的方式,决定了它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那些闭合不是很紧,咬合力较弱的贝类;为了提升捕食效率,它会选择那些处在浅沙层的贝类进行捕食,这样可以提高捕食的效率。结合这些特性,作为青岛渔民养殖的主要品种:菲律宾蛤仔,也就是人类最常吃的花甲、蚬子,就成为了海星的首选。不光是花甲这种比较常见的贝类是它的食物,鲍鱼,牡蛎这种比较昂贵的经济品种,也是它的捕猎目标。
图为花甲
海星为什么会泛滥?多棘海盘车海星作为青岛沿海原本就分布在这里的物种,它的泛滥并不是因为我们常见的物种入侵,海星灾害的爆发主要因为两点,第一是因为大范围捕捞鱼类,使海星失去了天敌,第二是海产养殖为海星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
1、近海捕捞使得海星天敌减少
随着中国近海捕捞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近海的捕捞量持续增加,据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已经蝉联了十七年的世界第一捕捞大国,这导致了海中的物种数量急剧减少,黄海渤海的物种仅余180种,东海的物种也只剩下了620种,总量分别减少了40%和30%。如此高强度的近海捕捞,导致海星的天敌们,肉食性的螺、螃蟹、部分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而且这些生物只能捕食幼年的海星,成年的海星在海里几乎没有天敌,天敌的减少就导致了海星数量的不断升高。
2、近海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海星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就是近海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海中的其他渔业资源,逐渐枯竭,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庞大的海鲜需求,渔民就开展了近海养殖业。
海星这种生物的生育策略采用的是“星海战术”,海星的生育数量高,但是成活率低。近海养殖业的发展为海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使得海星幼体的成活率也随之升高,这也就导致了海星在海产养殖区的大范围泛滥。
图为海星的成长过程
如何控制泛滥的海星这种海星灾害已经不是第1次了,2007年的三月底,青岛就爆发了多棘海盘车的灾害。60%的养殖区都被海星灾害波及,被海星灾害波及的区域,养殖花甲的死亡率达到了80%。
2006年7月,青岛的崂山、黄岛、胶南等地也爆发了一场海星入侵,这次给渔民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因为这次受灾的区域养殖并不是廉价的花甲,而是经济价值更为高昂的鲍鱼和刺参。